5月16日,在乌鲁木齐市隆盛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建的综合能源站,工作人员调试加氢设备。(全媒体记者唐红梅摄)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唐红梅)5月16日7时,3辆氢能源轻卡车从上海到达乌鲁木齐,直接驶入位于经开区(头屯河区)的乌鲁木齐市隆盛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院内。本批氢能源轻卡车共有10辆,还有7辆将陆续到达,将进入市场参与乌鲁木齐的城市配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这是氢能首次作为前沿新兴产业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氢能源轻卡来到乌鲁木齐,需要在本地加氢才能跑起来。

那么,乌鲁木齐有加氢站吗?氢能源车如何加氢?氢气又从哪里来?记者走进隆盛达环保科技公司,现场解密。

该公司通过制取氢气、建设加氢站、申请光伏发电等举措,助力乌鲁木齐“氢”装上阵,构建从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到用氢的全产业链闭环,打响蓝天保卫战。

制氢 投建万吨级制氢工厂

制氢是氢能产业链上游的关键环节,影响着整个氢能产业的发展。

随着“双碳”工作的推进,被誉为“最环保能源”的氢能正在乌鲁木齐市布局,制氢就好比“有米下锅”,氢气到位了才能保障氢能源车辆的行驶。

在隆盛达环保科技公司一处厂房旁,空旷的区域摆放着几台崭新的纯白色大型装置,看上去像集装箱,方方正正,内部布满了管道、罐体和仪表盘等。最大的一台约2米高、近10米长,这就是该公司引进的国富氢能PEM(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设备。

“现在这个制氢场地是我们的试验区域,主要是保障10辆氢能源轻卡车在示范阶段的加氢需求。”隆盛达环保科技公司董事长魏明说,该公司引进的技术是通过电解水的方式来制造氢气。其流程就是自来水经过纯化和电解,分离产生氢气和氧气,氢气经过提纯,最终被储存在储氢罐内。

目前,制氢区域正在完善,投用后,每日制氢量在200公斤左右。

电解水制氢,其稳定的电能、电价供应十分关键。

魏明介绍,该公司已经在米东区布局,建设制氢工厂的同时,还申请了光伏电站建设项目。

在业内,通过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制造出的氢气被称为“绿氢”。相较于制造过程依赖化石能源的“灰氢”和“蓝氢”,“绿氢”的生产过程基本不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更加清洁低碳,是符合当下绿色发展趋势的制氢方式。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能源政策研究部部长景春梅在媒体采访中说,虽然目前绿氢在我国氢能产业中的占比还较低,但预计到2030年,这个占比会扩大到15%。此外,随着制氢技术的进步迭代,绿氢的制备成本也会进一步降低。

“我们制氢工厂是万吨级的,预计明年可以建成投用。”魏明说,企业还打造了氢能源设备的维护车间,后期可对使用的设备进行专业维护。

加氢 综合能源站保障车辆行驶

加氢站是氢能市场化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也是打通交通运输领域氢能应用的“关键一公里”,加氢站作为重要配套基础设施,对于氢能应用发展必不可少。

在距隆盛达环保科技公司2.4公里处,一座崭新的加氢站(综合能源服务站)分外显眼。其外观与普通加油加气站相差无几,标有“氢油气电”字样,站内的加油加气设备已经安装完毕,共有6台设备,可同时供12辆车加油加气。其中,加氢装置可为大型氢能源车辆和家用氢能源汽车加氢。新能源电车充电的装置在站内一处空地。

“我们通过拓展汽柴油、LNG、氢气、充换电、连锁便利服务等功能,打造‘氢油气电服’五位一体综合能源港。”魏明说。

该加氢站预计下月投用后,加注能力在1吨,可以满足100辆氢能源轻卡车辆或30辆重卡车辆的需求。

魏明指着正在完善的储氢设备说,氢气从制氢工厂出来后,由集装瓶组车辆运送到这里后,输送到加氢站储存区的设备中,再注入加气枪。为一辆氢能源轻卡车辆加氢约需三五分钟,为一辆氢能源重卡车辆加氢约需要10分钟,续航约400公里。

目前,新疆大道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已生产下线氢能源客车,陕汽新疆汽车有限公司也计划生产氢能源重卡汽车,加氢站的建设,也将为这些车辆的运行提供保障。

据介绍,为了能够实现长距离、跨区域的氢能运输,我国加快布局加氢站网络。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建成的加氢站已有400多座,数量在全球位居前列。

今年3月26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联合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的通知》。《通知》明确,允许在化工园区外建设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和制氢加氢站。

“制氢加氢一体站逐步打开局面,这也是未来加氢站布局和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我们早早就布局了。”魏明说,该公司从2019年开始布局氢能源全产业链发展,在米东区制氢工厂周边还将建设两座加氢站,同时,正在布局昌吉州的制氢工厂和加氢站一体化发展。

用氢 为物流行业提供绿色支撑

“喝的”是氢,排的是水蒸气。相较于燃油汽车,氢能源汽车具有转化效率高、无污染、零排放、氢燃料加注时间短、长续航等优势。

当前,我国氢能产业下游的应用场景已经在众多行业落地,其中,交通运输领域是氢能应用相对成熟的领域。

本次到达乌鲁木齐的3辆氢能源轻卡车辆,是羚牛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与隆盛达环保科技公司合作的车辆,主要是参与乌鲁木齐的城市冷鲜运输。

羚牛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羚牛氢能科技(乌鲁木齐)有限公司总经理尚建华介绍,除这一批10辆轻卡车之外,今年将在乌鲁木齐投放近50辆氢能源卡车,参与物流运输。

氢能产业不仅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今年3月,经开区(头屯河区)招商团队赴上海招商引资时,就与羚牛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协议。

羚牛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氢能源数字化资产管理平台公司,通过整合国内前沿的氢能产业资源,主要向物流行业提供氢燃料载具运营及销售业务。目前该公司已在京、沪、浙、粤等多地投放氢能车辆近600辆。

尚建华说,该公司将在经开区(头屯河区)投建氢能车辆西北运营总部,主要开展氢能车辆运营、售后维保、实验、检测、集中展示、司机培训及数字化调度等业务。预计2026年底,形成600辆氢能源汽车运营规模,为新疆百货、煤炭、矿石等物流运输做绿色支撑。

同时,羚牛新能源科技与隆盛达环保科技公司的氢能源项目形成业务互补,打通疆内氢能产业链条,为新疆氢能闭环产业链发展持续作出贡献。

氢能是新兴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要抓手。

乌鲁木齐作为新疆首批4个氢能产业示范区之一,今年还将加快探索氢能产业发展新路径,培育绿氢制输储用一体的氢能产业示范区,推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