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城市交通面临新的挑战:道路承载量低、停车难、管理效率低。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造更加高效智能的交通系统成为重要议题。有关部门也密集推出相关政策。近日,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就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交通基础设施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的实施路径提出具体目标。这也是继2019年《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我国对交通系统数字化建设的一次重要信号。

《通知》强调要聚焦基础设施智慧扩容、推动基础设施安全增效、推动跨领域产业融合、推动体质机制创新四个方向。并提出在融合创新方面凝练总结一批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的车路云、船岸云应用场景和关键技术、标准规范等目标。

业内人士分析,本次发布的《通知》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车能路云”的融合发展。事实上,自2021年2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能源网融合发展,将交通基础设施与能源设施统筹布局规划建设,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网与智能电网及其他网络的融合后,“车能路云”一体化一直在加速推进中。

车能路云融合,本质就是交能融合,其发展既有利于挖掘交通基础设施内外部的清洁能源开发潜力、推动交通领域使用更多的清洁能源。对于如何实现交通与能源的融合,交通、能源、科技等企业都在进行深度探索。以朗新为例,其设计的“交能融合”项目以城市充换电基础设施为抓手,以城市交通场站和空间为场景,沉淀分布式发电生产和消费一体的微网,可实现与C端互动、与电网互动和与市场互动。并聚焦新能源汽车充电、智慧停车、公共出行等场景,构建停充一体的出行网络。

《通知》还指出,聚焦小切口,以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应用场景为牵引,协同推进数字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加快创新技术产品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做优做大。

朗新基于自身优势,从实际场景出发,目前已经推出了包括智慧出行解决方案、全域智慧停车解决方案、聚合充电解决方案等一系列落地项目。

以全域智慧停车解决方案为例。该方案整合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通过“互联网+Al”模式连接城市停车数据,实现全域停车资源的“智能感知-智能调度-智能服务”,具有车位智能推荐,功能区调度、动态调价等能力。车主输入目的地后,系统可以自动推荐最适合的停车场。还可以根据商圈、学校、医院等不同业态的停车需求进行错峰停车和违停调度,不仅让市民享受到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停车服务。也让停车场库的运营方提升车位资源周转率,增加收益。

此外,该系统具备高度的可扩展性。支持第三方硬件产品和系统的接入,并扩建多项交通秩序管理功能,全面协助有关部门提升城市综合管理能力。据悉,目前包头市已经有3个收费停车场(包含车位:685个)、3个充停一体场站、2个新能源充电场站搭载了该方案。目前,在内蒙古包头和重庆巫山市,全域智慧停车解决方案已经投入使用。

未来,基于此方案,监管者可以通过移动管理工具来实时掌控车场数据。商户可以便捷地发放优惠券,而车主也将体验到快速开具电子发票、精准停车诱导、便捷电子支付等丰富的提升体验的新功能。

从更易停车、到更易管理,智慧停车带来的方便高效正是“车能路云”融合下效果呈现。也是《通知》中提到的基础设施智慧扩容、跨领域产业融合等路径最直观的呈现。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的大量普及,车网互动有望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从而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无论是车能路云,还是交能融合,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有关部门的全局统筹,也需要交通、能源等企业不断深挖场景,将数字化应用贯彻到各个环节中。以朗新为代表的能源科技企业在实践中壮大了“车能路云”产业融合生态。也助力了交通强国、数字强国的建设步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