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跳水”,零售金价重新回到“5”字头?近期,国际金价回落引发广泛关注。

上游新闻记者走访了解到,在重庆,黄金饰品克价有所下跌,但基本维持在700元/克上方。不过走高的金价,也正搅动消费市场。近段时间以来,越来越多的新业态首店,开始落地重庆,每克便宜上百元。这些把价格“打下来”的“平替款”,价差在哪?消费者又该怎样挑选?

金饰每克价格便宜上百元

“水贝源头”“一件也批发”……在解放碑的一家大型金店,各种款式的黄金饰品,密密麻麻地排布在不同的柜台。这里“5”打头的金价与品牌金店存在百元价差,吸引了不少顾客。

“年轻人占到差不多一半以上。”该店店长告诉记者,有正在筹备婚礼的新人,也有不少人本就有佩戴习惯,隔一段时间就要换一个款式,“设计新颖、克重小的首饰,非常受欢迎。”

水贝,即深圳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这里是中国黄金消费产业的源头,全国70%以上的黄金首饰,都产自于此。一直以来,品牌商以“克重计价”在水贝进货,然后在全国各门店里以“一口价”卖给消费者。

“消费者不用到水贝,就算买一件,也是批发价。”重庆首个引入“水贝模式”的金店,重庆汇萃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志坤介绍到,现在砍掉中间环节,也不产生品牌溢价,直接以“国际金价+工费”定价,“相当于,顾客先按公开市场价格,买进投资金条,再委托企业将其加工成首饰,只需要加工费。”

“手镯、项链、戒指,一共60多克。”正在结账的贺女士,选购好了婚礼上的“三金”,563元/克的金价,加上50元/克的工费,共计36780元,对比当天(5月15日),品牌金饰不含加工费的报价在720元/克上方,省下一万多元。

不止重庆,在成都、郑州、西安等多个城市的黄金市场,随着国际金价上涨,开始转型引入“水贝模式”,批零型金店出现快速增长。

 

“打金”消费火热

记者走访看到,一些懂得设计、能个性化定制的新兴加工店,吸引了很多年轻顾客。

古法陨石坑纹、柔缎莫比乌斯、开口五股编织……在照母山爱琴海购物中心的一家首饰加工店,上千种打样款式,让人眼花缭乱。只要坐等两三个小时,就能拿到焕然一新的首饰。

 

“95后”小伙儿王浩,和朋友合伙开了这家加工店,不到半年时间,就赢来了不少回头客。一到周末,百多平方米的店里,坐满了等待“打金”的顾客。

“每天差不多有300克左右。”王浩说,前来“打金”的顾客,一半以上都是“90后”“00后”,“除了注重款式外,周转率也更快了,有人佩戴几个月,就要更换款式,以旧换新或者是卖旧换新。”                             

“现在去品牌金店买一个30克的金手镯,每克不算手工费都要700多元,但是用闲置的旧首饰来重新打款的话,每克工费不到30元。”在店内等待的小程算了一笔账:带着旧首饰,重新定制一个新手镯,只需900元左右,在可以接受范围内,“而且,每个步骤都可以亲眼看到,体验感和互动性更强。”

重庆年黄金消费额约150亿元

“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理性的消费态度,是受到青睐的主要原因。”重庆市金银珠宝行业协会秘书长曾令维认为,今年以来,国际金价大幅上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黄金首饰的消费。业内通过渠道变革,创新消费业态,正是切中市场需求,激发更多消费潜力。

据重庆市金银珠宝饰品行业协会估算,2023年,重庆地区年黄金消费额约150亿元。随着黄金保值增值的意识增强,购买黄金的人群中,年轻人显然比以往更有热情。近5年内,青年人购置黄金的比例已从16%增长至59%。

从各方预判来看,金价长期上行动力依然较强。对于有购金需求的消费者,如何选择?

高级黄金分析师张栋认为,“黄金首饰在整个行业内是标品,各大珠宝品牌的货和水贝模式批零店中货品,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连锁品牌金店,靠品牌溢价能力来获利,而建立品牌需要巨大的成本,因此销售同样的产品价格自然要贵。但有些消费者在也会倾向选择“地板价”的水贝市场。

此外,业内也提醒,在购买黄金饰品前,消费者应当查看产品标签,了解产品规格、型号、重量、含量、生产商等产品信息,对重量有要求的,应当场要求称重核实,核对清楚重量后再购买。商家如以首饰按件销售或“一口价”为理由拒绝告知,应谨慎购买。

上游新闻记者 郭欣欣 视频编辑 陶临

编辑:李舒    责编:孙琼英,周尚斗    审核:冯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