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铜仁日报

本报讯(记者 田莉莎) 近年来,铜仁先后出台锰污染相关文件,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科学施策推进锰污染综合治理。其中,依托科技创新赋能,探索形成了五种治理方法,实现绿色低碳、节能增效,低耗能、无污染的锰产业绿色发展之路。

采用“帷幕法”对小河渣库(金瑞2号渣库)实施外部帷幕物理阻隔工程,能够有效阻断小河渣库外泄渗滤液污染九龙湖的传输通道,在此基础上,对其他一些存在漏点的渣库,创新性采取探膜找漏点,再实施灌浆封堵的方式,对漏点进行修复,形成了一套针对不同渣库场景的物理阻隔方案。

采用“生化法”处理九龙湖受污染水体,建成日处理2000立方米的除锰除氨氮自动化运行系统工厂,经处理后的锰和氨氮排放浓度分别稳定控制在0.1mg/L、1.0mg/L以下,九龙湖锰和氨氮去除率达到99%以上,根据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出具的评估报告显示,九龙湖库区已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

采用“焙烧法”对电解锰渣实施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利用,三湘公司“焙烧法”年处理100万吨电解锰渣无害化资源化利用项目焙烧后样品经长沙矿冶院检测,水溶性盐总量由焙烧前的6.98%降至1.68%,达到国家锰渣无害化控制标准。

采用“抽提法”原位治理汇丰2号、金泰2号等渣库,把内含锰、氨氮等高浓水抽吸出来并提取利用,同时大幅降低堆体浸润线,消除锰渣库的环境和安全风险。截至目前,汇丰2号渣库累计抽吸渗滤液5259.5立方米,库内水位下降17.25米,金泰2号渣库累计抽吸渗滤液1695立方米,库内水位下降2.98米。

采用“清污分流法”治理文山水井区域锰污染,有效截断2座渣库对文山水井的污染输送,正在针对性提级改造文山水井污水处理站,不断巩固和提升文山水井区域治理成效。

“治锰”并非一时之功。铜仁将继续从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生产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在锰污染高标准治理和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驰而不息、奋楫笃行,谱写生态文明引领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