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近年来,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呈现持续攀升的态势,且年轻化趋势明显。血糖监测作为糖尿病管理的基石,其重要性愈发凸显。那么,患者如何正确监测血糖?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5月17日,十堰交通音乐广播《健康问太和》栏目特邀十堰市太和医院内分泌风湿病科副护士长胡海霞,就血糖监测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详细解读。

胡海霞指出,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了解自身血糖控制状况的关键途径,对控制糖尿病、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糖尿病患者通常每天监测血糖的七个时间点为:早餐前空腹血糖,午餐、晚餐前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及睡前血糖。这些时间点的监测能够帮助患者全面了解自己的血糖变化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谈到血糖监测的具体操作时,胡海霞强调了几个关键点。首先,空腹血糖的监测需要在禁食8—10小时后的清晨空腹状态下进行,最好在6:00-8:00取血,以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其次,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的监测也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点和方法进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最后,糖化血红蛋白监测能够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对于评估患者的长期血糖控制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监测时间和方法的介绍外,胡海霞还详细讲解了血糖监测时的注意事项。她强调,采血时要避免用力挤压采血部位、拭去第一滴血、选择适量采血量、避免使用干扰性消毒剂等。这些细节的注意能够确保血糖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此外,胡海霞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和建议。她认为,血糖监测不仅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手段,更是患者自我管理意识提升的过程。通过定期监测血糖,患者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病情、预防并发症、指导饮食和运动,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治疗和管理中来。同时,她也呼吁社会各界加大对糖尿病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