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平凉日报

让乘客满意和认可是我最大的欣慰

——记第十八期“平凉好人”仇红刚

□本报记者 刘亮

在平凉出租车这个窗口行业,从来不缺乏好人好事。工作当中,出租车驾驶员服务城乡居民、山南海北的乘客,捡拾财物、帮助老幼病残是家常便饭,他们的优质服务、善行善举也成为了我们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

仇红刚就是这些优秀出租车驾驶员中的一员。从2011年进入平凉长通小汽车出租有限公司从事出租车驾驶员工作以来,他始终坚持“安全第一,文明服务”理念,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和优质的服务态度,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事情,并先后获得“文明出行好司机”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公司评为优秀驾驶员。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仇红刚深刻地认同这一思想,他时常利用空闲时间多方面、多渠道学习交通安全法规知识、分析易违章路段和交通事故案例、文明礼仪知识等,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操作水平。

“以路为伴、以车为家是我们的生活常态,但不管多辛苦,能让乘客满意和认可就是我最大的欣慰。”仇红刚说。从业13年来,仇红刚总是把车擦洗得干干净净,始终保持车辆卫生干净、车容车貌整洁,仪容仪表统一。车子哪怕有一点点小毛病,他都搁在心上,非得修好才踏实,从不带“病”上路。不管是天寒地冻还是炎热酷暑,他都一如既往地热情服务乘客,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他经常搀扶他们上下车;拉载外地乘客,他总是会热情地为乘客介绍平凉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和美食等,用心为乘客提供文明安全舒心的服务,多年来做到了零投诉、零违章、零事故。

一粒砂中看世界,一滴水中见人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退伍军人、一名年轻的驾驶员,仇红刚在平凡的岗位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2023年1月26日,大年初五,公司办公室人员接到河南司机徐志刚感谢公司仇红刚的电话。他激动地说,那天,他驾驶着满载货物的车辆抵达崆峒区四十里铺镇,开始卸货,突然发现车上的防冻液在泄漏,连忙查看,防冻液三通接头脱落损坏,导致防冻液漏了一机箱,得尽快更换配件,卸货后还要赶赴新疆。这时焦急地他拨通了长通出租车公司求助电话,公司给正在附近跑车的司机仇红刚打电话前去帮助。曾经在外地工作过的仇红刚深知一个异乡人的不易,他想让徐师傅节约点时间和精力,帮助他解决燃眉之急,于是便说:“你对平凉的汽修店不熟,一家一家地找三通配件效率太慢了,倒不如我开车帮着找,买好给你送过去。”挂了电话仇红刚主动放弃了运营,立刻驾车满城寻找。正逢春节,许多汽修店都关门歇业了,仇红刚一家一家地耐心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一家配件店买好三通配件。仇红刚送达四十里铺镇时已是下午5点,又立即帮货车驾驶员安好防冻液机箱里的三通接头。就这样,短暂的“相遇”,却让徐志刚师傅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平凉的“温暖”,深深地为平凉出租车驾驶员热情好客的服务点赞。仇红刚的这一善举被评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平凉在行动”先进事迹,同年6月入选第十八期“崆峒好人榜”。

在十几年的出租车从业经历中,像这样的好事好有许多。乘客遗落的物品、现金,仇红刚总是第一时间想方设法送还,有时深夜还会护送病人就医。他带领长通出租车公司爱心车队队员,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每年高考期间,免费接送考生,为高考的学子提供安全、快捷的服务。

仇红刚的家庭并不富裕,但在同事和乘客遇到困难时,他总能伸出援手,出手帮一把,也因此受到了同事们和乘客的赞扬。他总是说:“谁没有困难的时候,尽自己的一点心意这不算什么。”仇红刚是这么说的,也是一直在这么做,用实际行动不断传递正能量,践行了新时代出租车驾驶员的良好风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