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齐鲁晚报 4月25日,国家航天局公布国际月球科研站最新进展。我国牵头组织的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已经吸引了10多个国家和机构加入,并计划在2035年前建成基本型,以月球南极为核心,开展月球环境探测和资源利用试验验证。

科研站拓展型,将以月球轨道站为枢纽,计划2045年前建成,开展月基综合科学研究和规模资源利用,支撑人类走向更远深空。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介绍,有了月球科研站,我们可以开展五大科学主题研究:月球“考古”,破解月球起源与演化问题;巡天揭秘,研究宇宙黑暗时代和黎明时代如何演化;日地联系,探寻类地球生存环境的本质;基础实验,开展月球生态实验、基础科学实验;资源利用,开发利用月球能源、物质资源。

未来,月球科研站将由科研型试验站逐步升级到实用型、多功能的月球基地。通过在轨或月面活动,获得执行长期载人航天活动的经验,并为载人火星任务验证技术和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