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齊魯晚報 4月25日,國家航天局公佈國際月球科研站最新進展。我國牽頭組織的國際月球科研站計劃,已經吸引了10多個國家和機構加入,並計劃在2035年前建成基本型,以月球南極爲核心,開展月球環境探測和資源利用試驗驗證。

科研站拓展型,將以月球軌道站爲樞紐,計劃2045年前建成,開展月基綜合科學研究和規模資源利用,支撐人類走向更遠深空。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介紹,有了月球科研站,我們可以開展五大科學主題研究:月球“考古”,破解月球起源與演化問題;巡天揭祕,研究宇宙黑暗時代和黎明時代如何演化;日地聯繫,探尋類地球生存環境的本質;基礎實驗,開展月球生態實驗、基礎科學實驗;資源利用,開發利用月球能源、物質資源。

未來,月球科研站將由科研型試驗站逐步升級到實用型、多功能的月球基地。通過在軌或月面活動,獲得執行長期載人航天活動的經驗,併爲載人火星任務驗證技術和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