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以问题为导向 以场景为落点 聚焦急迫需求 精准到字段级

临港首发数据跨境“正面清单”

首批涵盖智能网联汽车、公募基金、生物医药的11个场景,跨国企业高度关注欢迎

胡幸阳

■这只是临港新片区推出的第一批正面清单。后续还将围绕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保函业务、国际贸易结算信用证业务、再保险业务、航运贸易业务等场景,陆续发布涉及更多领域的一般数据清单。在各方面实践探索相对完备时,发布出台场景化负面清单

本报记者 胡幸阳

昨天上午,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布了全国首批数据跨境场景化一般数据清单。清单涵盖智能网联汽车、公募基金、生物医药的11个场景,适用于在上海自贸区和临港新片区范围内登记注册、且在临港新片区开展数据跨境流动相关活动的数据处理者。

颗粒度细、可操作性强、复制推广价值高……记者采访多家企业和几位专家,他们对这份正面清单均给予高度评价。临港新片区此次先行先试,为全国各自贸区提供了一份便于复制的经验样板,对我国探索构建数据跨境管理新模式、参与国际经济治理有非常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为全球业务经营带来便利

不是业内人士,可能不了解各行各业的企业对数据跨境流动的需求有多大。知名药企赫力昂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药品研发、患者用药安全、医药公司合规运营等方面,都离不开数据的便利跨境流动。

我国数据跨境流动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市场主体对数据跨境流动的解决方案也没有标准化的明晰做法。记者从相关行业人士处获悉,许多有数据跨境需求的企业,对合规性要求高的,会找专业咨询机构做评估报告递送主管部门,增加了不少额外成本。

因此,各家相关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对此次正面清单出台都持欢迎态度。 下转 3版(上接第1版)特斯拉亚太区信息技术负责人说,清单出台能为特斯拉全球业务经营管理、研发测试以及海外市场开拓带来更多便利。富达基金相关负责人说,跨国资管公司有望减少重复投入、降低沟通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聚焦存在急迫需求的场景

临港新片区的正面清单虽然仅覆盖3个领域部分场景,但这份清单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场景为落点”,结合区域产业特点,聚焦存在急迫需求的业务场景。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数据处处长陆森表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此前调研了近百家企业,编制形成的数据清单精准到字段级。600余个字段里的每一个,都是企业日常经营中随时会遇到、随时有数据跨境需求的。换句话说,企业对标这份正面清单,就可以明确无误地知道某个业务数据是可以跨境流动的。

而且,这只是临港新片区推出的第一批正面清单。陆森说:“清单外的数据并非都是负面清单,我们会不断动态更新迭代拓展,不断明确安全边界。”记者获悉,临港新片区后续还将围绕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保函业务、国际贸易结算信用证业务、再保险业务、航运贸易业务等场景,陆续发布涉及更多领域的一般数据清单。在各方面实践探索相对完备时,发布出台场景化负面清单。

不断扩大正面清单的路径,也更便于复制推广。上海市人工智能与社会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方芳表示,以这一路径从正面清单逐步过渡到负面清单非常有必要,可以保障负面清单范围有限,且有依据、可操作,企业在过程中的感知度也会更好。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彭德雷表示,临港新片区遵循“从企业到行业,从案例到清单,从正面到负面”的原则制定清单,有助于形成全国示范效应,推动全国范围内的数据跨境流动政策创新和监管优化。

助企操作落地有窗口有指南

清单的出台并非一帆风顺,相关工作从两年多前就开始推进。各行业主管部门对一般数据、关键数据都有自己的定义标准,获得各部门的认可也经历了长时间的磋商。困难虽多,临港新片区仍坚持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先行先试,为国家完善全行业全领域的数据跨境制度供给积累实践经验。

方芳说:“西方国家的数据流动机制也仍在探索阶段,并不完美。”她认为,临港新片区为我国探索构建数据跨境管理新模式,对我国获得数据治理机制互认、在数字领域大国间竞争中赢得先机、进一步深入参与国际治理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今年4月,上海市委网信办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共同成立临港新片区数据跨境服务中心,作为一般数据清单操作落地的实体窗口,为企业数据出境提供咨询、辅导、初审、备案等全流程服务。临港新片区还同步制定了清单的配套操作指南,帮助企业应用一般数据清单高效合规地开展数据跨境流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