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贵港日报

平南县大安镇凤谷小学 梁 彦

近日,读初三的小唐同学给我发来一个小视频。我打开一看,熟悉的红色字体映入眼帘——原来是我教他小学五、六年级时的作文批语。

“日落,在你笔下是那么的美,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图面,如果文中能穿插一些人物的感受,文章就更有灵性了。”

“作文内容丰富,例子也真实,表达出家乡春节欢乐祥和的气氛,但没能很好地展现作文主题,如果能抓住家乡春节特有风俗详写,效果会更好。”

“透过作文,可以看出你很善于观察生活,你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所以你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文中写到小伙伴去偷摘老爷爷家的枇杷果,不幸摔伤,老人看到后并没责备,反而帮小伙伴包扎伤口。老爷爷的慈爱,让人感动。”

……

多年后,再看自己写的评语,感受颇多,字里行间既有对学生习作的勉励,也有自己作文教学成长的缩影,诠释着教学相长的内涵。

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小唐同学读初一时,我在街上偶遇他的妈妈。他的妈妈告诉我,写作已成了小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次上街或者是做农活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笔把刚刚的所见所闻写下来。妈妈言语中带着几分赞赏和开心。

能把写作的热爱传递给学生,我由衷高兴,但我更感谢学生带给我作文教学的成长。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每次批改学生作文,我都喜欢以欣赏的眼光对待,精彩的文章往往让我拍案惊叹。品读着一篇篇朴实的作文,透过文字背后,我感受到学生独特的生活观察力,以及各具个性的语言表达方式;作文的精巧构思时常在我脑海浮现,整理过后,我将学生的作文亮点记录在本子上,不仅用于习作后点评,也作为以后自己的作文教学素材。

从教之路是师生共同成长之路。2022年春季期,在一次批改学生作文时,我发现小卢同学写的《记忆中的外婆》语言描写优美,感情真挚动人。其中有一处,描写到突如其来的恶狗向作者袭来时,外婆挺身而出,用自己身体保护外孙女,那一连串的动作描写惊心动魄,令人惊叹!外婆勇敢、慈爱的形象跃然纸上。我把这处精彩描写抄在记录本上,并作了批注,写上感想,仿佛又重新做了一回学生。

小卢同学对作文《记忆中的外婆》进行精心修改后,参加贵港市第四届“小荷尖尖”青少年新作文大赛,获得一等奖。看到自己的学生能获得如此佳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感觉终有一天自己的作文教学会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在这几年里,我坚持在学校上作文公开课。描写人物方法、如何写好作文的开头等,都是我的公开课内容。

“老师,我觉得开头引用诗句显得有文采。”

“开头要吸引人,我认为有点悬念好。”

“我更喜欢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

又是一节学生灵感爆发和碰撞的作文课,置身其中,我如沐春风,深受启发。有个同学提到作文开头可以模仿名著名篇,他一口气背了好几个名篇的开头,获得大家热烈的掌声。酣畅淋漓讲完课后,我一如既往地把学生的课堂表现亮点记录在本子里,隔段时间翻开看看,总会有所收获。

在灵动的、年轻的生命启发下获得教育的智慧。我坚信教师秉持教学相长的理念,课堂教学总有一天会像进入百花齐放的春天,沁人心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