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張棖 實習記者孫旭敏

5月18日,2024年“5·18國際博物館日”內蒙古自治區主會場活動在內蒙古博物院舉辦,活動由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主辦,分爲系列發佈、展覽展示、公衆教育活動和學術研究四大版塊,推出5大展覽展示和近30場教育活動。

“5•18國際博物館日”內蒙古自治區主會場活動現場。孫旭敏攝

活動現場公佈了內蒙古自治區2024年度新晉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內蒙古自然博物館、呼和浩特博物院、伊利草原乳文化博物館、包頭博物館、呼倫貝爾博物院、阿拉善博物館6家博物館位列其中;同時還公佈了6項內蒙古自治區2024年度“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推介項目,21項全區博物館社會教育活動典型案例。

活動中還舉行了第二批“內蒙古博物院館校共建教育聯盟”授牌儀式,內蒙古博物院與內蒙古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內蒙古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等10個單位達成協議進行館校共建,共同推進博物館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有機融合和高質量發展。

此外,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的“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也向內蒙古自治區傳來喜訊——內蒙古博物院入選了2024年度“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

據瞭解,“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是2012年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博物館協會設立和組織推介的全國性的獎項。每年評選2—3家,從全國6000多家省、市、行業及非國有博物館中推薦產生,目前已有近30家獲此殊榮。

從位於西安的中國主會場傳來的現場畫面——中國博物館協會爲內蒙古博物院授予2024年度“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榮譽稱號。孫旭敏攝

在展覽展示方面,活動推出了《靜影沉壁 熠彩北疆——內蒙古古代壁畫精品展》《故塞同風——長城及長城地帶的文化交融》《指上文華——內蒙古數字文物展》等多個展覽。其中在5月18日至7月28日展出的《靜影沉壁 熠彩北疆》是內蒙古博物院聯合區內6家博物館及壁畫文物保護部門,通過壁畫實物、沉浸式體驗空間、壁畫修復實驗室等多種形式,策劃推出的集歷史與藝術、保護與研究爲一體的內蒙古古代壁畫精品展。

展覽集中展示了50幅壁畫及10餘件文物精品,配合展覽還開發了絲巾、拼圖、胸針、咖啡等20餘款主題文創產品和壁畫修復體驗、壁畫DIY等一系列展教結合活動,讓觀衆更加直觀地欣賞古人獨具匠心的藝術創造,感受各民族文化互鑑融通、交相輝映的歷史瞬間。

內蒙古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孫旭敏攝

《指上文華——內蒙古數字文物展》則展示了內蒙古博物院多年來積累的珍貴文物三維數據,觀衆可以在展覽中與內蒙古博物院數智人“疆格爾”互動,享受數智觀展體驗。

內蒙古博物院的數智人“疆格爾”。孫旭敏攝

此外,在公衆教育活動方面,自治區主會場推出國寶文物卡通巡遊、“我在內博修文物”、青少年探索營地研學活動、“內博夜未央”“手機微短劇·遊歷博物館”大賽等8大系列、近30場活動。其中,國寶文物卡通巡遊選取了10件國寶文物化身大號卡通公仔,組團亮相活動現場。

模擬釉裏紅玉壺春瓶(左)、鷹頂金冠飾(中)、鹿角形金步搖(右)形象的卡通公仔。孫旭敏攝

“內博夜未央”活動則於5月18日晚舉行,內蒙古博物院延時閉館至22時,打造夜展、夜秀、夜遊、夜探、夜賞、夜購6大版塊,帶觀衆暢遊博物院,聆聽策展人的深度解讀,觀看民樂專場演出,體驗集章打卡和文創市集,通過輕鬆、愉悅的遊覽模式,讓文物“潮”起來、“動”起來、“活”起來,爲觀衆帶來更多文化幸福感與精神獲得感,同時爲城市夜經濟和文化發展注入新活力。

小朋友在體驗集章打卡。孫旭敏攝

在學術研究方面,內蒙古自治區也在近期召開了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協會(籌備)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一屆理事會,並舉辦了第89期“博苑”講壇,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國家與疆域理論研究室主任,《中國邊疆史地研究》雜誌主編李大龍,爲觀衆帶來《漫談北疆文化》主題講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