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安徽寿县的一个农民参与治理淮河工程时,无意间发现了两件青铜器。当时他没有告诉别人,当天晚上又独自一人来到工地继续挖掘,结果又挖出了三十多件。由于数量过多,寿县出土青铜器的消息不胫而走。安徽省文物保护人员立刻直到现场进行抢救性挖掘,这才避免了文物流失。经考古专家鉴定,这些青铜器是属于春秋时期蔡国国君蔡侯申的墓。

在众多的文物中有一件造型精美的青铜方壶引起了专家的注意,通过研究证实了这就是当年蔡侯申的起用品,他为我们揭开了当年吴楚之间所发生的场大战的真正原因。其实这场大战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吴国几乎灭亡楚国的战争,而引起这次战争的导火索则是这件精美的铜方壶,其结果却是楚亡国,而蔡侯也因此而送了性命。

这件铜方壶是蔡侯申的随身之物,他不知是如何拥有的,但却是与之形影不离,而且以些为荣,常在诸侯面前炫耀。公元前509年,蔡侯申得到了一份请柬,这份请柬是时任楚国国君的楚昭王发给他的。楚昭王说他得到了一柄名为“湛卢”的宝剑,邀请蔡侯申到楚国去观赏庆贺。

这把宝剑可不得了,喜欢看古典小说的朋友应该知道这湛卢宝剑是有多稀罕了,据说是可以迎风断发,削铁如泥,非常地锋利了。据说湛卢剑在当时号称是“天下第一剑”,谁拥有了它就可以号令天下。可见楚昭王当时是有多得意了,也难怪要邀请诸侯国的国君来庆贺。但是,在酒宴上却发生了一件让楚昭王特别难堪的事情。

楚昭五大摆酒宴,宴请各位诸侯,并拿出了湛卢剑让大家观赏,而且是非常得意。大家都在观赏赞叹的时候,蔡侯申却表现的非常不配合,他不去观看,也不喝楚国的酒,而是拿出他随身携带的铜方壶,只喝他壶中的酒。这并没有什么,但他的这个壶却是太精美了,引得诸侯们都来观赏他的壶,结果把楚昭王晾在了一边。楚昭王当然是很不高兴,但有一个人却惦记上了他的壶。

蔡侯的虚荣心确实得到了满足,但是楚国的令尹囊瓦却看上了他的壶。于是,囊瓦就打发手下人去要,当时就被蔡侯拒绝了。说起这个囊瓦,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的曾孙,所以在楚国可是个非常张狂的人,他要想得到的东西,那是不择手段一定要得到的。现在蔡侯不给怎么办呢?很简单,杀了他不就得到了吗?

于是,他就对楚昭王说,蔡侯与吴国勾结,想要攻打楚国。这楚昭王也够混蛋的,他居然相信了,就派了一千士兵包围了驿馆,扣留了蔡侯申。也许是楚昭王对前面的事情耿耿于怀吧,总之,蔡国是小国,也没有办法。就这样一扣留就是三年,蔡国不能没有国君啊?没有办法,蔡侯的手下就背着他,偷偷地把铜方壶送给了囊瓦,楚国这才释放了蔡侯。蔡侯受了这等气肯定是忍不下的,怎么才能出这口恶气呢?

蔡侯申回去以后,就一直在琢磨着怎么样才能夺回这铜方壶、怎么能出了这口恶气。当然,只是依靠蔡国的能力,要想和楚国抗衡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找一个靠山、同盟,找那个国家呢?这个时期正是吴越争霸的时期,吴国的吴王阖闾也正在雄心勃勃地要争霸天下,所以他还是决定去投靠吴国。这个蔡侯申还是很有心机的,他先进攻楚国的附庸国宋,等到楚国大军前来救援时,他就带领自己的儿子跑到吴国,以儿子为人质,请求与吴国一块进攻楚国。

其实,这个进修伍子胥正好在吴国,也正在策划进攻楚国,所以双方便是一拍即合。因此,吴蔡两国就联合起来,从两个方向同时向楚国发起了进攻,从而爆发了春秋时期著名的柏举之战。要知道这一仗是由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孙武和那个急于报家仇的伍子胥指挥,楚国被打的是一败涂地,都城也丢了,楚昭王也逃到山野面不出来了,蔡侯申也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他的宝贝壶。当然,蔡侯申是高兴了一阵,可他高兴地太早了。

后来,申包胥去秦国哭救兵,秦国援兵援救,秦楚又联合打退了吴蔡联军,楚昭王也回到了都城。从此,楚蔡两国的仇就这样结下了。公元前493年,楚国突然进攻蔡国,这时吴国正好与其南面的越国交战,根本无暇顾及蔡国。蔡国为了得到吴国的援助,就一再地迁都,想靠近吴国借以得到保护。但这时的蔡国已经对蔡侯申请是相当不满了,为了阻止蔡侯的迁都,他们就花钱买了一个叫贼利的杀手,将蔡侯申城刺杀了。

当然,蔡国最后还是被楚国给灭亡了。但不知是什么原因,从出土的墓葬品来看,蔡侯申死后葬礼却办得非常隆重,他寻件非常喜爱的铜方壶也是随葬了。也许是蔡国的贵族刺杀了他之后,心里感到不愧的缘故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