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企出海,如何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如何进行协同创新?如何利用“数智化”赋能?

5月18日下午,2024陆海财经论坛的对话环节,国际财经媒体相关负责人同阿里国际站、亚马逊中国商务负责人,以及通道物流、汽车等领域的出海企业高层专家展开讨论交流,传递了这些“金点子”。

重塑品牌新形象

如何塑造“中国制造”的新形象?

“产业为基,技术为核,品牌为翼。”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宣传中心副主任杭锦峰以汽车为例,用这样一句话概括了他的观点。

杭锦峰说,汽车出海备受关注。新能源汽车是我们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之所以中国汽车能连续十余年保持全球市场销量第一,新能源汽车销量在近几年也是全球市场第一,在于技术“弯道超车”,开始走出国门,让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主动与自主品牌合作;在于产业链的完整布局,满足这么广阔市场当中的快需求、快迭代、高效率的要求。

但杭锦峰坦言,目前,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还面临很多壁垒。如今,已不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一定要抱团取暖,要打出中国品牌的形象,一起去出海。

长安汽车中东非洲事业部(国际公司)副总经理尹童则从长安汽车“海纳百川”计划切入分享如何打造一个全球领先的企业。

尹童说,简言之,面向用户,深入去洞察用户的需求,提供优质的产品,全套的解决方案,面向当地的社会、当地的政府,做好长期化、本地化、本土化的准备,多作贡献,扮演好一个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

《华为铁三角工作法》畅销书作者、传世智慧创始人&总裁范厚华表示,纵观欧美企业、日本企业等出海,实现本地化经营,本地化制造是非常重要的策略。其次则要注重品牌价值,让竞争实现差异化、有序管理。其三就是树立“高大上”的社会责任与形象。第四,注重全球化人才的使用,以拉美、美国企业为例,其原则上80%—90%以上都是本地化的员工。此外,在企业走出去时,很重要的一点是从人力资源体系、营销体系、研发体系、质量体系上,实现管理语言的相通。 

优化跨境融资及物流环境

企业出海需要核心竞争力,这个核心竞争力就需要跨境金融和物流的赋能。

对此,阿里巴巴商学院智能商务系教授、产业互联网研究中心研究员朱传波称,整个跨境物流的生态包括点、线和面。点就是国内各大港口、码头、海外仓等。线则是整个物流干线。比如,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等等。面则是一个网络,顺丰国际、中通国际、圆通国际等快递公司,跨境平台等。

“中小制造企业选择出海物流,要根据所要开展的贸易类型、产品类型、海外目标市场类型,来综合考虑物流方案和策略。”朱传波说。

中新环通多式联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火泉则表示,无论是内循环还是外循环,组建靠谱而强大“朋友圈”,不仅局限于物流,还可以投资公司、科技公司等等,碰撞出合作契机和投资方向。

在中信银行重庆分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李卓凌看来,当下,正在经历全球产业分工的周期性变化,中国构建双循环新格局等新形势。

对此,李卓凌建议,企业要关注几个问题,能否保证跨境资金结算的安全高效和便捷;跨境投融资格局的搭建;能否构建整个全球现金司库管理体系,做到全球多账户的可视、可看、可控、可调拨、可交易。

“这就要企业构建全方位的风险管理保障机制,不仅是金融服务,还要对当地的营商环境,市场环境的研判,包括交易对手方的信用情况分析,当地的法律政策是否具有稳定性,还有不同国家的币种的汇率波动等。”李卓凌说。

AI成为品牌出海“新引擎”

数字经济时代,出海都离不开“数智化”的加持。AI是被大家反复提起的热词。

阿里云公共云事业部西部大区西南生态解决方案总经理吴昊称,对于主攻出海的短剧来说,翻译曾是一个困扰他们的问题,一部短剧,动辄重拍,或者找人翻译,但现在有AI的加持后,小说用AI几分钟翻译出来了,再找人工稍微校对一下就可以了。再者,短剧本身有中文字幕的,到了海外也可通过AI技术直接把字幕去掉,加上当地语言的字幕,甚至可以把中文的对白变成当地的语言。

阿里巴巴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公共事务部中西部负责人罗海文说,人工智能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AI目前的模式主要是赋能于商品信息的管理。此外,通过AI可以精准投流,转化效率就更高。

亚马逊全球开店西区战略拓展和区域市场负责人戴思维则称,在消费端,AI和新的技术可辅助消费者,在人工层面上,为卖家端更好更精准地匹配到用户。为了帮助卖家提高效率、增加销量,最近他们也推出了生成式AI工具,在AI的帮助下,卖家提供几个关键词就能自动生成高质量的产品标题、描述,以及其他重要的产品详细信息。

上游新闻记者 严薇

编辑:杨虹    责编:蒋艳,周尚斗    审核:冯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