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5月18日,“用好文化资源 培育时代新人‘文化+’助推铸魂育人行动计划”启动仪式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举行。阜新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王一民,辽宁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省教育厅思想政治工作处三级调研员刘伟,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马修泉出席并致辞,市校相关单位负责人及大中小学生代表共计300余人参加仪式。

王一民在致辞中表示,阜新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着7600年的悠久历史,“世界第一玉”和“华夏第一龙”在这里出土,被誉为“玉龙故乡.文明发端”,是全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也是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市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首批全国篮球城和省级园林城市。查海文化、民族文化、矿山文化、玛瑙文化、温泉文化等区域特色文化不断彰显。校地双方今后将开展形式更多样、外延更广阔、内涵更丰富的交流合作,共同打造全国“市校共建”的典范。

刘伟表示,希望市校双方进一步加强对行动计划的领导,细化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狠抓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努力打造出具有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的文化育人品牌,为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创造有益经验。

马修泉在致辞中表示,校地携手启动实施“用好文化资源 培育时代新人 ‘文化+’助推铸魂育人行动计划”,旨在进一步推动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助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行动计划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用好文化资源 培育时代新人”为主题,用好学校及省市红色文化资源活教材,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育人方面的积极作用,“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教育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启动仪式上,校史系列微剧引人注目,微剧以更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了前辈们自强不息、科学报国的故事。辽宁“六地”红色文化系列宣传进高校之抗美援朝篇宣讲展览,拥有“中华第一龙”的查海遗址博物馆主题展览也走进校园布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阜新东蒙短调民歌歌声悠扬,校园内还设置了多种传统文化互动,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印章打卡、投壶、射箭等,沉浸式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按照行动计划总体安排,市校将推出十条经典“文化+”研学线路,打造百场“文化+”精品课程,开展千场优秀传统文化宣讲活动,培育系列“行走的思政课”精品项目,助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