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招商对接会上6位江宁村书记争相“带货”

激活闲置房,做好“乡村+”

丰收时节的亲见稻田。 (受访者供图)

□ 本报记者 董翔

通讯员 江轩 高鸿飞

5月17日,2024年江宁区“乡村+”招商合作第二季活动在元山社区菜塘大礼堂开启。现场,秣陵元山、东山佘村、谷里亲见、淳化青山、湖熟和平、横溪横山的6位村书记轮番上台,围绕村中的文旅资源和闲置住宅、宅基地进行推介。

“我们地处江宁西部美丽乡村的北大门,有自然水体云水涧,还有人工湖泊薛家水库,淘米山、巧山、竹子山三山环绕……”35岁的亲见村党总支书记李富园带起“货”来如数家珍,活动尚未结束,她就提前赶回村子,“考察团下午就到,我要做好接待准备。”

考察团阵容强大。40余位客商来自文体休闲、健康养老、民宿餐饮、设计运营等多个领域,还有企业商会和驻区高校负责人,通过观看推介、实地考察等形式,寻找藏在江宁美丽乡村中的致富“潜力股”。

“江宁有着离城市最近的乡村,也是南京近郊游、乡村游的起点,南京第一代明星村基本都集中在江宁。”南京门派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帆认为,乡村文旅正呈现客流量增多、客单价和毛利率双下滑态势,资源盘活面临更大挑战,乡村旅游产品到了迭代升级的关口。江苏尔目文化旅游发展集团董事长杨淇深表示,乡村旅游的长期获客要通过政府链接、集聚一批有想法、有规划的创客。“所有的乡村环境都在变好,生态就不再是核心竞争力,未来一定要主打文化牌。”

从佘村的古建筑群、南风小屋,到黄龙岘的茶街、古官道,盘点江宁已经出圈的一批网红村庄,大多是依托山水资源,梳理出各自的文化脉络和发展方向。江宁区明确要求,要深化“乡村+”内涵,积极探索打造一批乡村+总部、乡村+科创、乡村+运动、乡村+康养等类型的城乡融合发展项目。

珠玉在前,初出茅庐的亲见村正探索自己的路径。2022年2月底,与刚调任的李富园一同进村的,是从事文旅项目的旷野星空团队。“我们主打公司团建接待,这里距离河西新城、雨花软件谷‘一步之遥’,目标客群开车25分钟就能到达,同时还能链接牛首山、银杏湖等成熟景区。”旷野星空合伙人卜学强一眼看中这个尚未开发的小村庄。

当年下半年,村党总支在位于薛家凹自然村的2000平方米集体资产中,拿出大小不等的4幢、5间房屋,共1786平方米,出租给旷野星空团队开发运营。拾光森林综合度假基地里,文旅产品陆续上新,与漫山树莓相伴的露营地、带游泳池的民宿、有大飘窗的乡间咖啡馆……薛家凹在社交平台上小火一把,随之带来128亩的生态农田、背靠水库的清水塘休闲配套、主打亲子研学的菽禾农场等一系列新项目。财气跟着人气来,亲见村村集体年收入连续两年增长超30%。

小乡村折射大文旅。2022年以来,江宁区共盘活闲置农村集体资产27处,开设民宿108家,建成市级以上美丽乡村550个、省级以上传统村落17个、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3个,光荫里度假民宿、良竺艺术农场等民宿获评南京市星级民宿。

眼看转型探索渐入佳境,李富园却开始提前忧虑:亲见村现有的4800平方米村集体资产中,已经租出去4300平方米,马上到顶。“村‘两委’可以直接调动的资源,已经面临天花板,仅靠出租房屋的‘租赁经济’也难以持续,我们很快意识到,一定要拉村民和社区进来,通过资产出租和服务入股,多方共同运营项目。”

让广大农民在共建共享中得到实惠,把沉睡资源变致富源泉是着力点。李富园把目光投向村民个人住宅和宅基地。历时一个月的走访,李富园梳理出10套产权清晰、村民有意愿流转的房屋,在一众乡村中“杀出重围”,成功入选南京市首批“莱斯乡村共享小院+”先行试点村。她和其他五个村的共同任务是,招募吸引一批城市精英、专家学者、自由职业者等归园田居、抱团养老、创业创新,整合闲置农房,导入住宿、餐饮、菜地、果园等,有效解决“空心村”问题。

正因为如此,李富园对当天的招商活动相当重视。去年,江宁区举办了首届“乡村+”招商合作活动,成功招引30个项目,其中投资额2000万级3家,总招引资金1.2亿元。

“目前村民房屋的租金只有3—4元/平/月,我们希望通过招募运营团队和个人,把整村的品质做上去,让租金翻一番,帮助村民增收的同时,鼓励他们从‘收租的’转向参与者、运营者。”李富园说。

江宁区近日印发的《关于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指导意见》也指出,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引导和支持农民利用闲置农房发展庭院经济,通过建立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带动群众就业创业。江宁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强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招引一批农业休闲观光、农产品深加工、农村电商、特色种养等新业态,进一步实现农村闲置资产的改造和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机遇在前,从事过8年街道旅游工作的李富园却想“慢慢来”。过往经验告诉她,如果先提档公共配套,再招引项目,装修建设势必给前者带来二次破坏。“既然是和运营方、村民共同经营村庄,那么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墙一路,都要等他们到位之后一起商量着来。”

各方都在达成共识。“我们是第一家进村的团队,已经为游客解决了吃、住两大基本需求。欢迎更多懂‘玩’、懂‘游’、懂‘打卡’的运营方加入,我们一起把亲见村变成‘长红村’!”卜学强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