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河池日報

苞谷李開園採摘 衆李果打擂爭王

——2024南丹苞谷李品牌推廣暨開園採摘活動見聞

壯族羣衆在採摘苞谷李。

“洋助理”漢森尼科雷內爲苞谷李代言。

“苞谷李作爲村裏的特色水果,是村民們致富增收的‘黃金果’。今天看到苞谷李旺銷的場面和村民豐收、增收的喜悅笑臉,令我特別欣慰。”河池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派駐南丹縣城關鎮蓮花村駐村第一書記謝萬舉開心地說。

5月18日,南丹縣在城關鎮蓮花村舉辦以“五月好李·自然天成”爲主題的2024苞谷李品牌推廣暨開園採摘活動,來自各鄉鎮的果農歡聚一堂,展銷苞谷李,競爭“李王”,載歌載舞喜迎苞谷李開園採摘。

以李爲媒興產業

當天的開園採摘活動以優美的歌舞表演《上春山》拉開帷幕。南丹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了南丹苞谷李品牌文化及發展狀況,廣西金方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方聖海與南丹縣祥輝種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韋全吉現場簽訂產銷合作協議。

最引人注目的“李王”爭奪大戰,吸引了羅富、月裏和城關等鄉鎮的65名果農報名參加“擂臺賽”。經過一輪初賽篩選後,有24名果農精選的優質李果進入決賽。最後,經過專家對參賽苞谷李的百顆果重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形、果實整齊度、果面色澤、口感風味等6大維度進行公平、公正、公開的現場評選,城關鎮蓮花村果農韋日飛、韋全吉選送的苞谷李榮獲一等獎。

當天,在現場還進行了趣味喫李子比賽,參賽年齡最大的羣衆爲57歲,年齡最小的16歲。主辦方選出20顆李果,以10人一組進行計時,全部喫完且用時最少者勝出。比賽現場,參賽選手喫相各有千秋,有的“狼吞虎嚥”,有的“風捲殘雲”,現場的助威聲、吶喊聲此起彼伏,宛若一曲曲美妙的豐收樂章,悅耳動聽。

“洋助理”樂做代言人

在活動現場,謝萬舉的“洋助理”漢森尼科雷內特別活躍,他時而忙着向來賓介紹蓮花村的苞谷李產業,時而站到展銷臺爲苞谷李“代言”,成爲當天最大的“網紅”和衆人關注的焦點。

據瞭解,南丹苞谷李是在南丹高海拔低緯度的獨特氣候環境裏孕育出的鄉土原產優質李子品種,果形小巧精緻,口感爽脆清甜,甜中帶微酸,形狀大小如算盤珠子,故又名“算盤李”。

目前,南丹縣種植苞谷李約1.85萬畝,年產量約1.3萬噸。主要分佈在南丹的城關、羅富、月裏等鄉鎮,是一種極具地域選擇性的李果品種。

漢森尼科雷內對苞谷李的果型、口感特別瞭解,還自告奮勇地帶着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廣西總站記者王潔參觀苞谷李果園,一起採摘成熟的苞谷李,彷彿蓮花村就是自己的家。在介紹蓮花村庭院經濟的展板前,漢森尼科雷內用英語介紹了蓮花村充分利用農戶房前屋後、家庭院落、閒置房屋、閒置土地等一切能夠利用的自然資源、環境條件和庭院空間,以庭院爲載體,採取多種發展模式,立足農家庭院“方寸地”,做足產業發展“大文章”。

近年來,南丹縣充分發揮獨特的氣候環境、生態優勢和物產資源作用,大力推進“優品種、提品質、強品牌”工程,致力打造“南丹味道”系列優質農特產品,形成了南丹苞谷李、南丹黃臘李、南丹瑤雞、南丹黃牛、南丹六龍茶、南丹巴平米、南丹長角辣椒、南丹瑤蠶平板絲等八大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品牌系列,以及質優味美的獼猴桃、臍橙、脆柿等特色產品,“南丹味道”系列優質農特產品逐漸成爲南丹縣域發展的靚麗名片。同時,也成爲助推南丹鄉村振興、推進南丹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