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河池日报

苞谷李开园采摘 众李果打擂争王

——2024南丹苞谷李品牌推广暨开园采摘活动见闻

壮族群众在采摘苞谷李。

“洋助理”汉森尼科雷内为苞谷李代言。

“苞谷李作为村里的特色水果,是村民们致富增收的‘黄金果’。今天看到苞谷李旺销的场面和村民丰收、增收的喜悦笑脸,令我特别欣慰。”河池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派驻南丹县城关镇莲花村驻村第一书记谢万举开心地说。

5月18日,南丹县在城关镇莲花村举办以“五月好李·自然天成”为主题的2024苞谷李品牌推广暨开园采摘活动,来自各乡镇的果农欢聚一堂,展销苞谷李,竞争“李王”,载歌载舞喜迎苞谷李开园采摘。

以李为媒兴产业

当天的开园采摘活动以优美的歌舞表演《上春山》拉开帷幕。南丹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了南丹苞谷李品牌文化及发展状况,广西金方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圣海与南丹县祥辉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韦全吉现场签订产销合作协议。

最引人注目的“李王”争夺大战,吸引了罗富、月里和城关等乡镇的65名果农报名参加“擂台赛”。经过一轮初赛筛选后,有24名果农精选的优质李果进入决赛。最后,经过专家对参赛苞谷李的百颗果重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形、果实整齐度、果面色泽、口感风味等6大维度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现场评选,城关镇莲花村果农韦日飞、韦全吉选送的苞谷李荣获一等奖。

当天,在现场还进行了趣味吃李子比赛,参赛年龄最大的群众为57岁,年龄最小的16岁。主办方选出20颗李果,以10人一组进行计时,全部吃完且用时最少者胜出。比赛现场,参赛选手吃相各有千秋,有的“狼吞虎咽”,有的“风卷残云”,现场的助威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宛若一曲曲美妙的丰收乐章,悦耳动听。

“洋助理”乐做代言人

在活动现场,谢万举的“洋助理”汉森尼科雷内特别活跃,他时而忙着向来宾介绍莲花村的苞谷李产业,时而站到展销台为苞谷李“代言”,成为当天最大的“网红”和众人关注的焦点。

据了解,南丹苞谷李是在南丹高海拔低纬度的独特气候环境里孕育出的乡土原产优质李子品种,果形小巧精致,口感爽脆清甜,甜中带微酸,形状大小如算盘珠子,故又名“算盘李”。

目前,南丹县种植苞谷李约1.85万亩,年产量约1.3万吨。主要分布在南丹的城关、罗富、月里等乡镇,是一种极具地域选择性的李果品种。

汉森尼科雷内对苞谷李的果型、口感特别了解,还自告奋勇地带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西总站记者王洁参观苞谷李果园,一起采摘成熟的苞谷李,仿佛莲花村就是自己的家。在介绍莲花村庭院经济的展板前,汉森尼科雷内用英语介绍了莲花村充分利用农户房前屋后、家庭院落、闲置房屋、闲置土地等一切能够利用的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和庭院空间,以庭院为载体,采取多种发展模式,立足农家庭院“方寸地”,做足产业发展“大文章”。

近年来,南丹县充分发挥独特的气候环境、生态优势和物产资源作用,大力推进“优品种、提品质、强品牌”工程,致力打造“南丹味道”系列优质农特产品,形成了南丹苞谷李、南丹黄腊李、南丹瑶鸡、南丹黄牛、南丹六龙茶、南丹巴平米、南丹长角辣椒、南丹瑶蚕平板丝等八大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系列,以及质优味美的猕猴桃、脐橙、脆柿等特色产品,“南丹味道”系列优质农特产品逐渐成为南丹县域发展的靓丽名片。同时,也成为助推南丹乡村振兴、推进南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