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製造有“智” 轉型有“數”

——廣東發展新質生產力一線調查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本報記者 龍躍梅 都 芃

從一卷不鏽鋼板材到一臺洗碗機,生產過程要經過上百道工序。之前,人工檢驗難免出現疏漏差錯;如今,生產線上多了一雙AI“眼睛”。在AI視覺輔助人工質檢的幫助下,生產線一次裝機不良率下降至1.1%,品質提升50%。

5月16日,科技日報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採訪活動,走進廣東佛山的美的廚熱洗碗機順德工廠。

這座工廠是亞洲最大的洗碗機生產基地,年產量達600萬臺,產品銷往全球145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其訂單處於穩健上升的良好態勢,今年的內銷與外銷同比均保持雙位數增長。

從製造變“智造”

“以前我們都是靠人眼去判斷哪裏出現了差錯,現在通過AI視覺識別,一旦不符合標準操作,機器會自動停止,大數據第一時間反饋給相關負責人。”美的洗碗機工廠廚熱硬物洗護產品總監仇燦華說。

美的洗碗機工廠MBS及數字化負責人熊濤進一步介紹,目前洗碗機本身也通過應用5G、AI、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實現了數字化轉型。一系列技術加持,使得其單臺成本下降14%,交付週期下降30%,產能提升了一倍,人員下降了49%。

如今,該工廠的生產線,最快18秒就能下線一臺洗碗機;從上線到下線生產一臺洗碗機,最快只需要890秒作業的時間。

從製造變“智造”,背後是廣東佛山加速“數改智轉”,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探索和實踐。

佛山製造業綜合實力雄厚,是全國唯一製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城市。2023年,該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3萬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超6300億元,分別居全國城市第四、第五位。

加速“數改智轉”

經濟體量大,企業數量多,如何才能實現“數改智轉”?

佛山市工信局副局長李天贈介紹,佛山強化政策支持,深入落實《佛山市推進製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若干措施》,配套財政資金100億元,對製造業轉型進行全週期獎補。其中數字化示範工廠最高可獲獎勵2000萬元,固投最高獎勵達到1億元。此外,佛山還設立了總規模300億元、首期100億元的製造業轉型發展基金。

佛山市堅持標杆引領示範,每年遴選認定一批數字化智能化示範工廠、示範車間、標杆項目,爲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轉型階段的企業提供對標樣本。

佛山還加快實施集羣數改,實施龍頭帶動、中小企業抱團和“工業互聯網平臺+園區”等三大轉型路徑,推動企業抱團組建聯合體,共同探索轉型模式,力圖破解企業自主轉型難題。

“佛山產業根基在於‘傳統’,發展壯大的基本盤也在‘傳統’。”李天贈說,佛山實施數字化智能化改造以來,大量的傳統制造企業走上了數字化道路,生產效率實現幾何級躍升,生產成本大幅下降,降本增效成果十分顯著。

以“製造業當家”

科技日報記者在廣東一線採訪發現,越來越多的企業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推動製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

在OPPO東莞智能手機工廠,記者看到,電路板印刷、貼片、焊接、測試等已實現自動化。OPPO製造中心高級數字化經理高小娟介紹,OPPO的生產線自動化率已達到85%,平均10秒就能生產出一臺手機。

在瑋景儲能科技有限公司珠海“超G工廠”,智能產線採用昆蟲仿生,激光定位+視覺定位等先進工藝,保障機器人作業時,無論是單臂舉重200公斤物料,還是抓取薄如蟬翼的質子膜,都能達到精度±0.1mm。

而在位於廣東肇慶的廣東風華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記者看到,智能製造車間和智能立體倉庫內,一輛輛自動導航運輸車接受系統操作指令,進行着轉運、入庫作業……

作爲製造業大省、科技創新大省,2023年廣東製造業增加值約佔全國1/8。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以“製造業當家”的廣東,有着清醒的認識和行動。“推動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促進廣東製造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總經濟師鄒勇兵說,廣東搶抓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組織實施“技改大會戰”等專項行動,持續提升先進產能比重。

鄒勇兵表示,廣東還將加快建設全國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引領地,實施產業集羣數字化轉型工程,推動人工智能創業創新賦能千行百業。2024年第一季度,廣東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22.0%,其中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33.3%,先進製造業投資增長22.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