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餐饮、旅游、零售、商圈、文娱、数字化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文旅消费场景不断突破“边界”

据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 今年5月19日是第14个“中国旅游日”。从多地举行的惠民文化旅游活动看,文旅深度融合,科技赋能不断打造消费新体验,多元个性化需求助力拓展消费新场景等,正逐渐成为当下文旅消费新趋势。

牛肉丸、朥饼、糖画……潮州美食非遗集市上,形形色色的潮州传统美食香气扑鼻、“潮味”四溢。马来西亚游客颜泳和今年第二次来到潮州,“感觉吃不够!以后我还会经常过来。”

游客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与潮州饮食工作者、非遗传承人互动交流,一口非遗糖画、一杯潮汕工夫茶,串联起千年古城的文化魅力。

浙江宁海,赏花线路与采茶研学、读书活动、绘画艺术有机结合;在上海,访问各大博物馆的观众中,超过50%是35岁以下年轻人,超过60%是“拉杆箱一族”,85%以上会在博物馆内或周边商圈购物……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深度融合,让旅游业既服务美好生活,又促进经济发展。今年以来,宁海通过油菜花节、桃花节、樱花节三大花节,累计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带动实现旅游收入1350余万元。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

科技赋能文旅产业,给游客带来更多更炫的消费新体验,沉浸式智慧化是其中的新亮点。中国国家博物馆里“华彩万象——石窟艺术沉浸体验”让石窟艺术得到全新演绎;“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区”成为江苏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人气最旺的“打卡”点;潮州涵碧楼引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还原历史场景,讲活红色故事……

如今,5G+智慧旅游应用已覆盖风光旖旎的名山大川、历史文化厚重的文化遗产和古镇古城、“烟火气”十足的特色街区、精彩纷呈的戏剧演出以及悠然又活力四射的现代乡村。面向消费者的机器人送餐服务、无人机外卖、无人机旅拍服务等,已广泛渗透到旅游休闲场景。

随着游客需求更多元化、个性化,文旅消费场景不断突破“边界”,客源地、目的地也更加多元。

在鄂尔多斯康巴什区,“暖城七点半”春夏文旅消费促进活动给赛车小镇注入夜间生命力。小镇推动体育与旅游融合,培育水上运动、低空飞行等新业态,引入后备箱集市、飞机草坪音乐会,吸引更多年轻人和亲子家庭前来“打卡”和夜游。

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杨蕴丽认为,当下消费需求内容日趋多样化,餐饮、旅游、零售、商圈、文娱、数字化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旅游业态正在日益多元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