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再次打了黑子的脸。

与以往频繁出现在各大综艺中不同,自《热辣滚烫》宣传期过了以后,贾玲就逐渐消失在了观众的视野。



所以就有很多有心人揣测,是不是贾玲复胖了?

毕竟,一年减掉一百斤,怎么可能不反弹呢?

人们不相信昔日娱乐他人的丑角,竟然真的就变成了白天鹅。

所以,各种恶毒的揣测、流言,纷至沓来。

但,三个月没露面的贾玲,再一次证明了自己。



01

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现在骂贾玲的人这么多了?

曾几何时,说贾玲是国民喜剧女明星,毫不为过。

短视频平台上,都是那些她高情商解围的片段。

某档综艺上,大家故意当着关晓彤的面提到鹿晗,关晓彤一时有点儿手足无措。

这时候贾玲挡在了关晓彤前面,并且来了句:“提鹿晗看我干什么?”

随着大家的爆笑,尴尬的场面很轻松就化解掉了。



还有一次,蔡康永在节目问沙溢,如果跟对方表白,对方说谢谢你,怎么办?

沙溢很老实地答,那就是客气嘛。

这时候马东有点刻薄地插嘴说:“不是客气,是没戏。”

此话一出,全场爆笑,但在马东、蔡康永等娱乐大佬前面咖位稍低的沙溢则非常尴尬。

见此情景,一旁的贾玲立刻帮他解围:“这事你得听马老的,他有经验,不知被人谢过多少回了。”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数。

贾玲的高情商,并不表现在对待上位者的卑微讨好,恰恰相反,而是表现在对晚辈细微情绪恰到好处的照顾。

这就让贾玲的高情商、会说话,还有了几分仗义的味道。

就好比之前张小斐还没红的时候,受尽冷遇和白眼,只有贾玲为她发声、鼓劲儿。



在阶层和地位尤为突出的娱乐圈,贾玲胖墩墩的脸上,总是挂着甜甜的笑容,以四两拨千斤之势,就化解了无数明枪暗箭。

所以大众爱贾玲,爱的绝不是卑微讨好的喜剧丑角贾玲,而是仗义执言的女侠贾玲。

所以,当贾玲减肥成功,在访谈中表示自己以后不想再委屈自己,取悦别人了,舆论才会一片哗然。

随之而来的骂声源源不断。



甚至,当瘦下来的贾玲留起大波浪,穿上梦寐以求的性感礼服裙亮相时,迎接她的,不是铺天盖地的赞美,而是更多的谩骂。

与其说,大家不能接受贾玲形象上的转变,不如说,观众对贾玲的定位一直是愉悦大众的丑角。

人们喜欢看小丑用尽全力逗自己笑,却全然不在意小丑面具下是不是已痛苦到泪流满面。

虽然,曾经为了生计迫不得已做了小丑,但那终究不是贾玲想要的。

早在二十年前,贾玲就在心底埋下了一粒梦想的种子。

现在,功成名就的贾玲,只是做回了自己而已。

02

贾玲并不是从小就胖。

她小的时候家境并不算特别富有,但父母、姐姐和她,一家四口过得其乐融融。



爸爸虽然是普通工人,但喜好文艺,懂得好几门乐器,尤其喜欢唱歌。

贾玲遗传了爸爸的基因,她从小就热衷表演。

与别的小朋友不同,每天放学以后,贾玲打开电视机看的不是动画片,而是《曲苑杂坛》。

这档集合了小品、相声、评书等曲艺作品的节目,让贾玲不知不觉在心里埋下了一颗当演员的种子。

爸爸当然是非常支持女儿的爱好的。

虽然当时家境并不富裕,但爸爸依然给贾玲报了昂贵的表演兴趣班。

也是那时候,为了让家庭生活更好,父母还额外承包了一处农场。

在农场的劳作虽然辛苦,但也给小贾玲带来了很多童年的美好时光。

只是谁也没想到,日后这块农场也会成为贾玲一家的伤心之地。

时间来到2000年,贾玲信心满满的去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

但很遗憾,她没有考上。

父母和姐姐都鼓励她、支持她,于是,在第二年,准备更加充分的贾玲,这一次终于考上了,而且考上的是中央戏剧学院。

虽然阴差阳错进了相声专业,但贾玲已经非常开心。

同年,姐姐也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

眼见姐妹二人又可以相伴在一起,但家里的经济条件支撑不起同时供读两个大学生。

并且还是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北京。

最终,经过艰难的抉择,姐姐主动放弃了学业,因为她觉得妹妹从小就如此热切地喜欢表演,她一定能成。



就这样,贾玲可以说是肩负着全家的希望,终于开始了她的表演生涯。

本以为生活逐步趋向明朗,一切都在变好。

这时候,压在贾玲心中一生的痛事发生了。

为了能够筹集更多的费用,父母在农场的劳作也越加辛勤。



但母亲却在一次收集稻草的过程中,不幸从高高的稻草车上摔下来,头磕到了石头。

虽然父亲及时将母亲送医,但母亲却终因伤势过重去世了。

母亲的离世,在贾玲心中变成了一道无法愈合的疤。

后来,她把用母亲名字命名的电影搬上了大银幕,并斩获了54亿高票房。

她成了炙手可热的女导演,接受着娱乐圈这个世情冷暖变幻莫测的圈子,或真或假的追捧和奉承。

可惜,这一切荣光,却再也无法与母亲分享。



《你好,李焕英》让观众第一次见识到贾玲胖胖的笑脸下的野心和才华。

但这一切,都刚刚开始。

03

从中戏毕业后,由于女相声演员在市场上极其少见,许多相声中常见的伦理梗,女演员也不方便说。

因此,贾玲一度发展得十分不顺。

和所有北漂一样,贾玲也住过地下室,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姐姐的接济在消费高企的北京也是杯水车薪。

失去母亲的痛苦,和梦想的遥遥无期让贾玲第一次开始打起了退堂鼓。

她一度怀疑自己的选择是不是错了。



如果没有自己一定要做演员的执念,父母是不是就不会有那么大经济压力,是不是母亲就不会去世?

姐姐是不是也可以上完大学?

这一切折磨得贾玲痛苦万分。

幸好,这时她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伸手帮了她一把。

这个人就是师父冯巩。



冯巩知道了贾玲经济上的拮据,其实,他原本可以坐视不理。

但他觉得贾玲是个好苗子,对演艺生涯又这么执着。

冯巩被贾玲打动了,他开始像一个老父亲一样帮衬贾玲,甚至放话说:“有我一口饭就绝不会饿着贾玲。”

从那以后,冯巩但凡商演,都尽力带着贾玲。

贾玲也不负师父的期望,卖力演出。

很快,贾玲的两个相声作品《望夫成龙》和《爱拼才会赢》都在相声大赛上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她开始在相声界崭露头角。



但同时,因为生活不规律,暴饮暴食,贾玲也迎来了人生中最胖的时刻。

她从一个清秀苗条的小姑娘,变成了体重165斤的大胖子。

父亲和姐姐见到她时,都忧心忡忡。

毕竟,无论是从传统对女性的认知上,还是单纯从健康的角度而言,女胖子都显得那么不合时宜。

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肥胖的形象却意外帮贾玲踢开了喜剧的大门。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春晚舞台也向她抛来了橄榄枝。

很快,这个长相喜庆、有着甜美梨涡的胖女孩,就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心。

除了相声,在接下来的春晚舞台上,贾玲又接连贡献了许多叫好叫座的小品。

与此同时,凭借着超高的情商和信手拈来的喜剧包袱,各大综艺也纷纷开始邀约贾玲。



她终于不再是那个一分钱掰两半花的小北漂了。

那个曾经在心底扎根许久的梦想,虽然一度因为温饱问题而短暂的埋葬,但现在却越加迫切地想要破土而出。

终于,这个梦想得以实现了。

2021年,距离贾玲考上中戏整整20年后,电影《你好,李焕英》上映并取得空前票房成绩。

这部纪念妈妈的作品,赚尽了观众的泪水和感动。

贾玲作为主演和导演,终于真正意义的红了。

她迈出了转型的第一步,也实现了20年前无条件支持自己梦想的父母的诺言。

04

其实,也是在那时,流言和非议就已经开始暗生火种。

直到年初贾玲自导自演的第二部电影《热辣滚烫》上映,再次摘得票房桂冠。

那些诋毁和憎恨她的声音,再也藏不住。



他们说这样的电影能取得如此票房成绩,是华语电影的耻辱。

他们说贾玲拿着减肥当营销,制造身材焦虑。

他们还说,贾玲自从瘦了以后,退出了许多综艺常驻,是红了,飘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天贾玲已经等了很久。

从前戴着小丑面具娱乐他人的贾玲,并不是真正的贾玲。

那是为了梦想蛰伏和隐忍的贾玲。

胖胖的身材和讨好的笑容,都是她在娱乐圈这个拜高捧低的大染缸的保护色。

亦是她杀出娱乐圈这个声色犬马的名利场的利器。

现在,她凭着两部作品成了中国首位电影票房破百亿的导演,她已经实现了最初的梦想。

她凭什么不能做回自己?

她在水面上看到了自己的倒影,那不再是一只粗笨的、深灰色的、讨人厌的丑小鸭,而是一只美丽的天鹅。

她拍了拍翅膀,从内心发出一个声音:

“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想到我能够如此幸福。”

仅以此文致敬那些为了梦想不懈努力并坚持的每个贾玲。

文|江晓屿 责编|向晚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