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玲再次打了黑子的臉。

與以往頻繁出現在各大綜藝中不同,自《熱辣滾燙》宣傳期過了以後,賈玲就逐漸消失在了觀衆的視野。



所以就有很多有心人揣測,是不是賈玲復胖了?

畢竟,一年減掉一百斤,怎麼可能不反彈呢?

人們不相信昔日娛樂他人的丑角,竟然真的就變成了白天鵝。

所以,各種惡毒的揣測、流言,紛至沓來。

但,三個月沒露面的賈玲,再一次證明了自己。



01

知乎上有個問題,爲什麼現在罵賈玲的人這麼多了?

曾幾何時,說賈玲是國民喜劇女明星,毫不爲過。

短視頻平臺上,都是那些她高情商解圍的片段。

某檔綜藝上,大家故意當着關曉彤的面提到鹿晗,關曉彤一時有點兒手足無措。

這時候賈玲擋在了關曉彤前面,並且來了句:“提鹿晗看我幹什麼?”

隨着大家的爆笑,尷尬的場面很輕鬆就化解掉了。



還有一次,蔡康永在節目問沙溢,如果跟對方表白,對方說謝謝你,怎麼辦?

沙溢很老實地答,那就是客氣嘛。

這時候馬東有點刻薄地插嘴說:“不是客氣,是沒戲。”

此話一出,全場爆笑,但在馬東、蔡康永等娛樂大佬前面咖位稍低的沙溢則非常尷尬。

見此情景,一旁的賈玲立刻幫他解圍:“這事你得聽馬老的,他有經驗,不知被人謝過多少回了。”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數。

賈玲的高情商,並不表現在對待上位者的卑微討好,恰恰相反,而是表現在對晚輩細微情緒恰到好處的照顧。

這就讓賈玲的高情商、會說話,還有了幾分仗義的味道。

就好比之前張小斐還沒紅的時候,受盡冷遇和白眼,只有賈玲爲她發聲、鼓勁兒。



在階層和地位尤爲突出的娛樂圈,賈玲胖墩墩的臉上,總是掛着甜甜的笑容,以四兩撥千斤之勢,就化解了無數明槍暗箭。

所以大衆愛賈玲,愛的絕不是卑微討好的喜劇丑角賈玲,而是仗義執言的女俠賈玲。

所以,當賈玲減肥成功,在訪談中表示自己以後不想再委屈自己,取悅別人了,輿論纔會一片譁然。

隨之而來的罵聲源源不斷。



甚至,當瘦下來的賈玲留起大波浪,穿上夢寐以求的性感禮服裙亮相時,迎接她的,不是鋪天蓋地的讚美,而是更多的謾罵。

與其說,大家不能接受賈玲形象上的轉變,不如說,觀衆對賈玲的定位一直是愉悅大衆的丑角。

人們喜歡看小丑用盡全力逗自己笑,卻全然不在意小丑面具下是不是已痛苦到淚流滿面。

雖然,曾經爲了生計迫不得已做了小丑,但那終究不是賈玲想要的。

早在二十年前,賈玲就在心底埋下了一粒夢想的種子。

現在,功成名就的賈玲,只是做回了自己而已。

02

賈玲並不是從小就胖。

她小的時候家境並不算特別富有,但父母、姐姐和她,一家四口過得其樂融融。



爸爸雖然是普通工人,但喜好文藝,懂得好幾門樂器,尤其喜歡唱歌。

賈玲遺傳了爸爸的基因,她從小就熱衷表演。

與別的小朋友不同,每天放學以後,賈玲打開電視機看的不是動畫片,而是《曲苑雜壇》。

這檔集合了小品、相聲、評書等曲藝作品的節目,讓賈玲不知不覺在心裏埋下了一顆當演員的種子。

爸爸當然是非常支持女兒的愛好的。

雖然當時家境並不富裕,但爸爸依然給賈玲報了昂貴的表演興趣班。

也是那時候,爲了讓家庭生活更好,父母還額外承包了一處農場。

在農場的勞作雖然辛苦,但也給小賈玲帶來了很多童年的美好時光。

只是誰也沒想到,日後這塊農場也會成爲賈玲一家的傷心之地。

時間來到2000年,賈玲信心滿滿的去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

但很遺憾,她沒有考上。

父母和姐姐都鼓勵她、支持她,於是,在第二年,準備更加充分的賈玲,這一次終於考上了,而且考上的是中央戲劇學院。

雖然陰差陽錯進了相聲專業,但賈玲已經非常開心。

同年,姐姐也考上了中國傳媒大學。

眼見姐妹二人又可以相伴在一起,但家裏的經濟條件支撐不起同時供讀兩個大學生。

並且還是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北京。

最終,經過艱難的抉擇,姐姐主動放棄了學業,因爲她覺得妹妹從小就如此熱切地喜歡錶演,她一定能成。



就這樣,賈玲可以說是肩負着全家的希望,終於開始了她的表演生涯。

本以爲生活逐步趨向明朗,一切都在變好。

這時候,壓在賈玲心中一生的痛事發生了。

爲了能夠籌集更多的費用,父母在農場的勞作也越加辛勤。



但母親卻在一次收集稻草的過程中,不幸從高高的稻草車上摔下來,頭磕到了石頭。

雖然父親及時將母親送醫,但母親卻終因傷勢過重去世了。

母親的離世,在賈玲心中變成了一道無法癒合的疤。

後來,她把用母親名字命名的電影搬上了大銀幕,並斬獲了54億高票房。

她成了炙手可熱的女導演,接受着娛樂圈這個世情冷暖變幻莫測的圈子,或真或假的追捧和奉承。

可惜,這一切榮光,卻再也無法與母親分享。



《你好,李煥英》讓觀衆第一次見識到賈玲胖胖的笑臉下的野心和才華。

但這一切,都剛剛開始。

03

從中戲畢業後,由於女相聲演員在市場上極其少見,許多相聲中常見的倫理梗,女演員也不方便說。

因此,賈玲一度發展得十分不順。

和所有北漂一樣,賈玲也住過地下室,常常喫了上頓沒下頓。

姐姐的接濟在消費高企的北京也是杯水車薪。

失去母親的痛苦,和夢想的遙遙無期讓賈玲第一次開始打起了退堂鼓。

她一度懷疑自己的選擇是不是錯了。



如果沒有自己一定要做演員的執念,父母是不是就不會有那麼大經濟壓力,是不是母親就不會去世?

姐姐是不是也可以上完大學?

這一切折磨得賈玲痛苦萬分。

幸好,這時她生命中的第一個貴人伸手幫了她一把。

這個人就是師父馮鞏。



馮鞏知道了賈玲經濟上的拮据,其實,他原本可以坐視不理。

但他覺得賈玲是個好苗子,對演藝生涯又這麼執着。

馮鞏被賈玲打動了,他開始像一個老父親一樣幫襯賈玲,甚至放話說:“有我一口飯就絕不會餓着賈玲。”

從那以後,馮鞏但凡商演,都盡力帶着賈玲。

賈玲也不負師父的期望,賣力演出。

很快,賈玲的兩個相聲作品《望夫成龍》和《愛拼纔會贏》都在相聲大賽上獲得了不錯的成績,她開始在相聲界嶄露頭角。



但同時,因爲生活不規律,暴飲暴食,賈玲也迎來了人生中最胖的時刻。

她從一個清秀苗條的小姑娘,變成了體重165斤的大胖子。

父親和姐姐見到她時,都憂心忡忡。

畢竟,無論是從傳統對女性的認知上,還是單純從健康的角度而言,女胖子都顯得那麼不合時宜。

但從另一方面來講,肥胖的形象卻意外幫賈玲踢開了喜劇的大門。

隨着知名度的提高,春晚舞臺也向她拋來了橄欖枝。

很快,這個長相喜慶、有着甜美梨渦的胖女孩,就贏得了全國觀衆的心。

除了相聲,在接下來的春晚舞臺上,賈玲又接連貢獻了許多叫好叫座的小品。

與此同時,憑藉着超高的情商和信手拈來的喜劇包袱,各大綜藝也紛紛開始邀約賈玲。



她終於不再是那個一分錢掰兩半花的小北漂了。

那個曾經在心底紮根許久的夢想,雖然一度因爲溫飽問題而短暫的埋葬,但現在卻越加迫切地想要破土而出。

終於,這個夢想得以實現了。

2021年,距離賈玲考上中戲整整20年後,電影《你好,李煥英》上映並取得空前票房成績。

這部紀念媽媽的作品,賺盡了觀衆的淚水和感動。

賈玲作爲主演和導演,終於真正意義的紅了。

她邁出了轉型的第一步,也實現了20年前無條件支持自己夢想的父母的諾言。

04

其實,也是在那時,流言和非議就已經開始暗生火種。

直到年初賈玲自導自演的第二部電影《熱辣滾燙》上映,再次摘得票房桂冠。

那些詆譭和憎恨她的聲音,再也藏不住。



他們說這樣的電影能取得如此票房成績,是華語電影的恥辱。

他們說賈玲拿着減肥當營銷,製造身材焦慮。

他們還說,賈玲自從瘦了以後,退出了許多綜藝常駐,是紅了,飄了。



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一天賈玲已經等了很久。

從前戴着小丑面具娛樂他人的賈玲,並不是真正的賈玲。

那是爲了夢想蟄伏和隱忍的賈玲。

胖胖的身材和討好的笑容,都是她在娛樂圈這個拜高捧低的大染缸的保護色。

亦是她殺出娛樂圈這個聲色犬馬的名利場的利器。

現在,她憑着兩部作品成了中國首位電影票房破百億的導演,她已經實現了最初的夢想。

她憑什麼不能做回自己?

她在水面上看到了自己的倒影,那不再是一隻粗笨的、深灰色的、討人厭的醜小鴨,而是一隻美麗的天鵝。

她拍了拍翅膀,從內心發出一個聲音:

“當我還是一隻醜小鴨的時候,我做夢也沒想到我能夠如此幸福。”

僅以此文致敬那些爲了夢想不懈努力並堅持的每個賈玲。

文|江曉嶼 責編|向晚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