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衢州日報

用標準化引領品牌化

蓮花百套教案規範鄉村研學內容

本報訊 (記者 陳璇 通訊員 徐莉 張晶) 水田運動會、喫“苦”大賽……一串生動有趣的活動,將“小滿”這個節氣具象地展現出來。5月19日,“小滿未滿 苦盡甘來”親子研學活動在衢江區蓮花未來鄉村的惠鄉園家庭農場舉行。現場,家長、孩子互動遊戲,歡聲笑語一片。

市民方女士已是第三次帶女兒來蓮花鎮參加“二十四節氣”親子研學活動,鮮明的主題、有趣的活動和規範的管理,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寓教於樂,讓孩子瞭解農耕文化,就連我們家長都覺得很有意思。”

蓮花鎮是傳統農業大鎮,農耕文化底蘊深厚。近年來,當地政府抓住研學遊這個風口,引導本地民宿、農場推出鄉村研學項目,尤其是將節氣文化融入研學,引流和增收效果不錯。同時,也暴露出業主對農耕文化的挖掘不到位、項目包裝缺特色等問題,成爲制約研學市場進一步做大做強的瓶頸。

蓮花鎮政府主動作爲,與第三方機構合作開發了一套具有本地鄉村特色的研學標準化課程體系。目前已經在部分農場試行。當天,惠鄉園農場舉辦的“小滿”研學,就是該課程體系中“二十四節氣”系列活動之一。

記者發現,這套課程分爲“二十四節氣”“蓮花風物”“大師課堂”三大塊內容,共設計了100多套教案。每套教案涵蓋課程說明、課程目標、課程機構、場地及物料準備、安全須知等全流程,細化到每個主題的背景知識、活動安排、互動對話等內容。執行團隊可根據教案,增減內容,延伸拓展。

“以前我們搞活動,就是讓客人來農場逛一逛,喫頓飯,順便帶點土特產走。從去年開始,在鎮政府的幫助下,啓動了標準化的‘二十四節氣’系列活動,引流增收效果明顯。”惠鄉園負責人杜曉慧說,去年,惠鄉園共開展了七十餘場研學活動,服務客戶6000餘人次,也帶動了社羣會員人數的增加,全年總銷售額達320萬元。

位於澗峯村的燦聰農場負責人徐貴生介紹,他的農場以“青蛙”爲主題,以親子活動的遊客居多。今年“五一”期間每天接待遊客三四千人,但是活動內容較爲隨性,自己不擅長講故事。他表示,如果能借用鎮裏開發的這套標準課程,結合自身的“青蛙”主題,推出四季研學課程,效果會更好。目前,他已計劃對農場內部分設施進行微改造,突出差異化,增強吸引力。

“既有‘研’又有‘學’,才能讓目前還處於野蠻生長階段的研學遊走得更遠。這套教案,就是一個樣本,用標準化來引導規範化,最終達到品牌化。”蓮花鎮黨委書記池建峯表示,目前,鎮政府正在制訂相應的利益分配機制,並尋找第三方執行運營團隊,讓標準化教案更好落地,實現多方利益共享共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