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丽颖

日前,国家小麦产业体系德州综合试验站“4422”绿色高产模式全国现场观摩会在山东省德州市举行。针对小麦增产的土壤质量、全过程管理中的关键问题,德州试验站融合了化肥绿色增值技术、黄淮海小麦玉米绿色肥料减排减碳增产技术、小麦-玉米轮作种植体系深化肥沃层绿色吨半粮创建技术,总结提出了“4422”绿色高产模式,即:四新(新品种、新肥料、新技术、新农机);四抗(抗寒、抗倒、抗病、抗干热风);两活(活秆成熟、提高根系活力);两优(产量优、效益优)。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德州综合试验站站长袁亮介绍,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要不断挖掘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的增产潜力,建立与品种特性相匹配的栽培和管理技术,开发与品种匹配的新肥料,建立配套的增产施肥技术。

冬小麦“4422”绿色高产模式采用深化肥沃层技术,打破犁底层,促进根系下扎;深层土壤培肥技术,将养分分布在0~30厘米土层,夯实小麦高产稳产基础;化肥绿色增值技术,综合调控“肥料-作物-土壤”系统,促进高产;小麦不同生育期地上部调控技术,实现地下、地上联动协同增效。

在德州市天衢新区抬头寺镇的小麦绿色高产核心技术示范田,记者看到,冬小麦已进入灌浆期。这是小麦籽粒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确保小麦高产稳产的关键时期。

袁亮进一步解释,“4422”绿色高产模式的重点在于增值肥料对“肥料-作物-土壤”系统的综合调控,通过增值肥料中特定结构及分子量的腐植酸、聚合氨基酸、海洋生物提取物、低聚糖等,提升根系生长活力。特别是在小麦灌浆期,氮钾肥适量投入并使用促灌浆功能叶面肥应用技术,可以保障小麦活秆成熟,增加粒重,提高产量。

高产更需稳产,如何提升粮食高产情况下的稳产水平?“4422”绿色高产模式能够提升粮食生产应对极端气候变化的能力,展现抗寒、抗病、抗倒伏、抗干热风的综合效果,也是保障小麦高产稳产的关键。据介绍,去年,“4422”模式高产示范田经受住了极端低温、倒春寒、灌浆期高温、连续阴雨等不利因素的考验,实打测产小麦平均亩产超过750公斤,为极端天气频发条件下的小麦高产稳产积累了技术经验。

袁亮表示,德州试验站在小麦单产提升方面已经开展了单项技术与综合技术的定位试验,为小麦绿色高产技术集成提供数据支撑,同时通过田间试验和观摩示范,不断丰富“4422”绿色高产模式新内涵,为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作出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