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農民日報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李麗穎

日前,國家小麥產業體系德州綜合試驗站“4422”綠色高產模式全國現場觀摩會在山東省德州市舉行。針對小麥增產的土壤質量、全過程管理中的關鍵問題,德州試驗站融合了化肥綠色增值技術、黃淮海小麥玉米綠色肥料減排減碳增產技術、小麥-玉米輪作種植體系深化肥沃層綠色噸半糧創建技術,總結提出了“4422”綠色高產模式,即:四新(新品種、新肥料、新技術、新農機);四抗(抗寒、抗倒、抗病、抗乾熱風);兩活(活稈成熟、提高根系活力);兩優(產量優、效益優)。

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德州綜合試驗站站長袁亮介紹,紮實推進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大面積提高糧食單產,要不斷挖掘新品種、新技術、新肥料的增產潛力,建立與品種特性相匹配的栽培和管理技術,開發與品種匹配的新肥料,建立配套的增產施肥技術。

冬小麥“4422”綠色高產模式採用深化肥沃層技術,打破犁底層,促進根系下扎;深層土壤培肥技術,將養分分佈在0~30釐米土層,夯實小麥高產穩產基礎;化肥綠色增值技術,綜合調控“肥料-作物-土壤”系統,促進高產;小麥不同生育期地上部調控技術,實現地下、地上聯動協同增效。

在德州市天衢新區抬頭寺鎮的小麥綠色高產核心技術示範田,記者看到,冬小麥已進入灌漿期。這是小麥籽粒發育的重要時期,也是確保小麥高產穩產的關鍵時期。

袁亮進一步解釋,“4422”綠色高產模式的重點在於增值肥料對“肥料-作物-土壤”系統的綜合調控,通過增值肥料中特定結構及分子量的腐植酸、聚合氨基酸、海洋生物提取物、低聚糖等,提升根系生長活力。特別是在小麥灌漿期,氮鉀肥適量投入並使用促灌漿功能葉面肥應用技術,可以保障小麥活稈成熟,增加粒重,提高產量。

高產更需穩產,如何提升糧食高產情況下的穩產水平?“4422”綠色高產模式能夠提升糧食生產應對極端氣候變化的能力,展現抗寒、抗病、抗倒伏、抗乾熱風的綜合效果,也是保障小麥高產穩產的關鍵。據介紹,去年,“4422”模式高產示範田經受住了極端低溫、倒春寒、灌漿期高溫、連續陰雨等不利因素的考驗,實打測產小麥平均畝產超過750公斤,爲極端天氣頻發條件下的小麥高產穩產積累了技術經驗。

袁亮表示,德州試驗站在小麥單產提升方面已經開展了單項技術與綜合技術的定位試驗,爲小麥綠色高產技術集成提供數據支撐,同時通過田間試驗和觀摩示範,不斷豐富“4422”綠色高產模式新內涵,爲國家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作出貢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