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海战爱好者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分界线。

在此之前,一个国家的海军是否具备作战能力,取决于这支海军的总吨位和舰炮口径。甚至在此之前,《华盛顿海军条约》等海军军备限制条约都把吨位和舰炮口径作为衡量标准。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导弹技术的发展,吨位和舰炮不再是衡量海军军力的绝对标准。一艘仅仅几百吨重的导弹艇,完全有机会战胜一艘数千吨的战舰。

但是在战后的导弹发展方向上,作为其中的重要一支,欧美等国家装备的反舰导弹其装药量直至今日仍然较小(对比需要毁伤的目标),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其实和反舰导弹所要攻击的目标具有很大的关系。

在二战及之前,海军在远洋作战,主要依托的是非制导的舰炮和鱼雷。这些武器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他们并不是一个非常紧密的整体,换言之,在作战中,一艘战舰的其中一座炮塔可能被攻击失去了作战能力,但是其他炮塔可能还具备作战能力。

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整艘战舰完全击沉,保证彻底消除对方的作战能力。

但是等到了现代海军,情况就有些许的不同了。

现代海军小到一艘导弹艇,大到航空母舰,大多数都是使用制导武器。而为制导武器提供精确制导的,则是一整套联系十分紧密的作战整体。

对于整艘战舰来说,只要其中的某个部位出现了问题,就很容易导致整个作战系统失效。

加之处于经济考量的原因,大部分的现代舰船已经抛弃了沉重的装甲防护,并采用了更为轻便的材料。因此,只要击伤对方,就能够使敌人丧失战斗能力,其结果和二战中的击沉对方其作战效果相差并不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