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海戰愛好者來說,第二次世界大戰絕對是一個巨大的分界線。

在此之前,一個國家的海軍是否具備作戰能力,取決於這支海軍的總噸位和艦炮口徑。甚至在此之前,《華盛頓海軍條約》等海軍軍備限制條約都把噸位和艦炮口徑作爲衡量標準。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隨着導彈技術的發展,噸位和艦炮不再是衡量海軍軍力的絕對標準。一艘僅僅幾百噸重的導彈艇,完全有機會戰勝一艘數千噸的戰艦。

但是在戰後的導彈發展方向上,作爲其中的重要一支,歐美等國家裝備的反艦導彈其裝藥量直至今日仍然較小(對比需要毀傷的目標),這又是爲什麼呢?

這其實和反艦導彈所要攻擊的目標具有很大的關係。

在二戰及之前,海軍在遠洋作戰,主要依託的是非制導的艦炮和魚雷。這些武器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他們並不是一個非常緊密的整體,換言之,在作戰中,一艘戰艦的其中一座炮塔可能被攻擊失去了作戰能力,但是其他炮塔可能還具備作戰能力。

面對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將整艘戰艦完全擊沉,保證徹底消除對方的作戰能力。

但是等到了現代海軍,情況就有些許的不同了。

現代海軍小到一艘導彈艇,大到航空母艦,大多數都是使用制導武器。而爲制導武器提供精確制導的,則是一整套聯繫十分緊密的作戰整體。

對於整艘戰艦來說,只要其中的某個部位出現了問題,就很容易導致整個作戰系統失效。

加之處於經濟考量的原因,大部分的現代艦船已經拋棄了沉重的裝甲防護,並採用了更爲輕便的材料。因此,只要擊傷對方,就能夠使敵人喪失戰鬥能力,其結果和二戰中的擊沉對方其作戰效果相差並不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