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的總綱領是三綱五常、四維八德,也就是俗稱的封建禮教,它是封建社會一切規矩的總稱。一提起封建禮教,人人恨之入骨。

五倫 : 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種人倫關係。

三綱 : 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要求爲臣、爲子、要求爲臣、爲子、爲妻的必須絕對服從於君、對服從於君、父、夫,同時也要求君、夫爲臣、同時也要求君、父、夫爲臣、子、妻作出表率。)

五常 : 即仁、義、禮、智、信。

四維 : 即禮、義、廉、恥。

八德 : 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五倫”: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長幼有序,君臣有義,朋友有信

“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以孟子“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五倫”爲標誌,形成了“以人爲本”的倫理道德觀。

父子有親:是指父慈子孝,父母要懂得如何用慈愛、用智慧來教導他的下一代,而孩子也要知道常常關懷體貼父母的需要,來盡他的孝道。這樣,就能夠讓父子這一倫發展得非常和諧、非常圓滿。

君臣有義:是指君仁臣忠。君仁,是處處替下屬着想,甚至於不是隻有替下屬着想,還要替他的家庭,替他的家人着想。當一個領導人有這樣的胸襟,這樣的仁厚之心,那下屬一定會很感恩他,一定會效忠他。臣忠,這個忠是忠於領導人,忠於他的本分、他的職責,忠於他的團體,這叫臣忠。君臣關係是道,仁與忠就是德。

夫婦有別:是指夫義婦順。即在家庭中承擔的不同責任。丈夫要扶持自己的妻子,扶持她教育好孩子。夫更有本分孝順父母扶持上一代。還有責任要扶持社會的發展,對社會負責。妻子則是“相夫教子”。要對家庭負責,對先生負責,對下一代的教育負責。主要責任就是把一個家庭治理好。

長幼有序:是指兄友弟恭。即哥哥要時刻想着弟弟,對弟弟關懷備至;而弟弟從小到大有哥哥的照顧,這份恩情不能忘懷,要非常敬重哥哥。手足規勸之道,即當兄弟有過失的時候,兄弟之間要懂得勸誡。

朋友有信:是指朋友之間交往要有信義,講究信用。若有過錯,勸而改之,若有善事助而成之,不論貧富,一視同仁,以道德來往,自然朋友有信也。

這五倫關係是任何一個社會、國家、民族、時代的人都必須面對的最基本的倫理關係。因此中國古人說,“人無倫外之人”,即不存在生活在倫理關係之外的人。

宋代倫理道德觀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八德”爲標誌。因爲中國在宋代以前,沒有“亡國”意識,只要“家固”便可“國寧”,故有“以家爲本”的倫理道德觀。隨着中國農業社會的發展,以家庭爲本位的農業經濟日益穩定與發展,“家”對於農業經濟的發展,對於社會的祥和與穩定等功能日益突出,“家”乃國之基,“家和萬事興”,因此“齊家”,家庭與家族的凝聚也就日益重要。多子女大家庭中的人倫關係,已經不僅需要縱向倫理的“孝”,更需要調整橫向倫理的“悌”,有了縱向的“父慈子孝”,又有了橫向的“兄友弟恭”,建構一個縱橫交錯的家庭倫理十字架,就有可能實現“家和萬事興”。“家”是“國”的細胞,只要這個細胞健康而充滿生機,整個社會、國家就有可能祥和穩定、發展繁榮,“家固而國寧”。故宋代從“家”與“國”的辯證關係上,突出“孝悌”,並將其置於“忠信”的前面,是一種審時度勢的創造。這“八德”是宋代對中華道德的新建構,是對中華道德的新發展,它一直影響到明清,以致影響到朝鮮、韓國等東亞各國。《新五代史雜傳》曰“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

孝:就是孝順。孝順父母,這是爲人子女的本份,孝順就是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悌:就是悌敬。悌敬兄長,這是作弟弟的本份,悌敬就是報答兄長的恩。

忠:就是盡忠。盡忠國家,這是作爲國民的責任,盡忠就是報答國家的恩。

信:就是信用。信用朋友,對朋友言而有信,行必篤敬,不可失去信用。

禮:就是禮節。遵守禮儀,見到人要有禮貌,以禮待人。

義:就是道義。追求正義,見義勇爲,重義輕利,扶危濟困,不佔便宜,不偏不倚,俯仰無愧。

廉:就是廉潔。廉潔自律,以清廉爲樂,潔身自愛,廉潔奉公。

恥:就是羞恥。凡是不合道理的事情,違背良心的事情,絕對不做。人若無恥,等於禽獸一樣。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道德二字,道德的基本內容就是這“五倫”“八德”,其根本點就是孝。

“五倫”與“八德”,是古聖先賢的教誨,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五倫”大道通過遵循“八德”規範來體現與落實,“八德”規範則依據“五倫”大道的本質要求所展開。違背“五倫”、“八德”,就會受到懲罰,就不會有幸福的人生。身心和諧、家庭和諧、社會和諧,離不開對“五倫”、“八德”的遵守與踐行。

中國文化的總綱領,四科,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就這四科。簡單、扼要、好記,每個人都會記住,傳十萬年也不會傳錯,就因爲它簡單,太複雜會傳錯。五常,這算是最多的,實際上一句四個字,四五,二十個字。這二十個字可以背過來,從“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你看,二十個字,這是中國的大道,中國人講道德,這是道。道,落實在生活就是德,我們真正得受用了。五常是德,“仁義禮智信”,五個字。“禮義廉恥”,管子說的,春秋時候的人,比孔老夫子早。四個字,禮義廉恥,這能錯得了嗎?從這再延伸出八德,“孝悌忠信,仁愛和平”。中國精華就這麼多。世世代代的教育教什麼?就教這個。父母、老師、長輩看著你把這四科落實。你都能夠做到,做得很圓滿,聖人;做得不圓滿,賢人;能夠做到,不離譜了,君子。中國教育是聖賢君子的教育,不是普通教育。這個底蘊多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