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在太陽系邊緣處發現了一個闖入者

2004 EW95。ESO

天文學家在太陽系邊緣處發現了一個闖入者

2004 EW95的運行軌道(紅色)。ESO

小天體在太陽系中的分佈是有規律可循的,遙遠的柯伊伯帶是一片冰天雪地,那裏的小天體大多由冰雪構成,如果它們突入太陽系內,在太陽的熱力作用下,就變成了彗星。而火木間的小行星帶包含的,基本上全是乾燥的岩石小天體。

但最近,天文學家在柯伊伯帶裏,發現了一顆黑漆麻烏的含碳小行星。這個小天體的老家是小行星帶,卻在冰天雪地的太陽系邊陲安了家。

太陽系形成之初,天地之間一片混沌。科學家推測,那些氣體巨行星——比如木星和土星形成之後,曾經經歷過一次大範圍的軌道遷徙。它們曾在太陽系裏橫衝直撞。它們曾經裹挾着一些岩石質地的小行星,把它們從離太陽較近的地方,甩往比海王星還遠的地方——柯伊伯帶。因此天文學家相信,柯伊伯帶內,可能存在着一些來自內太陽系的岩石天體,比如這顆含碳量豐富的小行星2004 EW95。

含碳小行星又稱C型小行星,是太陽系小行星中數量最多的。但人們此前從未在柯伊伯帶裏發現過它們。2004 EW95的發現,有力地證明了科學家的推測,證明了太陽系幼年期,的確經歷過這樣一個行星亂飛的混沌時代。

天文學家在太陽系邊緣處發現了一個闖入者

首先注意到2004 EW95特別之處的,是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的天文學家Wesley Fraser。Fraser發現,這顆小行星的反射光譜和其它柯伊伯帶天體不一樣。緊接着,一個科研小組試圖獲取其成份信息。

2004 EW95的直徑只有300公里,距離地球有40億公里,因爲富含碳和碳化合物而漆黑一團,看起來如同夜空背景上的一座煤山一樣。而且它還在運動。因此採集它的光譜數據極爲困難。

但是藉助先進的觀測設備,天文學家還是獲知了它的成份。以Tom Seccull爲首的科研小組在論文中表示,2004 EW95的光譜數據表明,這個小天體上存在兩種人們此前從未在柯伊伯帶天體身上發現過的物質——氧化鐵(ferric oxides)和硅酸鹽(phyllosilicates)。這表明,2004 EW95不但是個外鄉人,而且它的老家最有可能是內太陽系。它是很久以前,被遷徙的大行星甩到這裏的。

雖然此前也曾有科學家發現,某些柯伊伯帶天體擁有非典型性光譜,但2004 EW95來自內太陽系的結論,卻是迄今爲止可靠性最高的。2004 EW95是科學家在柯伊伯帶內發現的第一顆含碳小行星。

天文學家在太陽系邊緣處發現了一個闖入者

飛越2004 EW95。ESO

參考:http://www.eso.org/public/archives/releases/sciencepapers/eso1814/eso1814a.pdf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