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君子?”

“修身,养性,见贤思齐。”

“可否具体?”

“壮志,豪情,驰骋沙场。”

“可否再具体?”

“辛弃疾。”

生于乱世,出身行伍,因不满金人侵略,奔走沙场,血溅战袍,最终却以笔为剑,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这就是辛弃疾。

年少时看辛弃疾,只觉他一生飘摇不定,明明壮志满怀却报国无门,只得独倚阑珊,看着山河破碎,望着大江东去,独自饮酒感叹风流人物不再。

单有着满腔热血和凌云壮志,即便才华横溢也无处施展。是可惜,也是可悲。如同生活中的我们,拼了命想要跑到终点,有所成就,但结果往往都不如意。

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再次翘首回望,辛弃疾的“辛”,并不再是辛酸的辛,而是辛苦的“辛”。他的一生,都把自己套在圈子里,不肯放下报国的决心。最后他穷尽一生,也没能够做完一个梦。

1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1140年,辛弃疾出生。此后的68年里,他的名字和南宋的兴衰绑在一起,他的一生和自己的壮志未酬连在一起。

二十一岁,他一战成名。诚如国家危亡匹夫有责,辛弃疾最大的夙愿就是以赤胆忠心去报效祖国。金戈铁马驰骋沙场,哪怕半城烟沙也要随风而下。

在辛弃疾的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片赤诚。宁愿费尽一生也要看到国家的兴盛,即便失去自己也要保全天下。他想要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如果说热血可以描绘,那么辛弃疾代表的,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那类人,他不缺豪情,不缺壮志,只缺了一个机会。

然而,机会终究没降临到他身上。

在他最风光的时刻,他被贬为庶职。要怪,只怪他生不逢时,宋朝一向重文轻武,再加上此时大宋向金人称侄,换来了25年的和平,因而讲一个驰骋沙场的热血青年安排在了文职岗位,并不是没有缘由。

在壮志未酬面前,陶渊明没有继续斗争,他选择了归隐,采菊东篱下,悠然能见南山;杜甫在纸上写满了控诉,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辛弃疾不一样。

他爱这个国家,爱山川河流,爱每一寸土地。于是即使无人问津,他依旧能将一方治理地井井有条。或许在他眼里,无论是战场还是庙堂,只要能为大宋子民做出奉献,这样就是存在的意义所在。

他是忧天下之忧,乐天下之乐的。他很清楚自己的志向,不过是奔赴北伐的战场,英勇杀敌,无惧无畏。

本以为等待能够换回一个机会,哪知道年复一年,他还是没等到一个回复。他站在落日楼头,在绵绵不绝的断鸿声里,看着来往的江南游子,不得志的心情难以言喻。

他把吴钩看了,把栏杆拍遍,可依旧无人会,登临意。

于是他站在高楼,望着天涯路,却望不到尽头。他借酒浇愁,却依旧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尽头。

2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你认识生活的真相之后还依然热爱生活。

辛弃疾就是如此,即使知道自己没有机会北伐,但他并没有放弃北伐。

于是他向皇帝写《九议》,写北伐金人的战略,写北伐的任务,还写北伐的保障措施。事事具细,考虑周全,一切都来源于他的情怀和夙愿。

他还是在等,等皇帝的召回,让他身披盔甲去往北伐。

可是,事与愿违。

1175年,36岁的辛弃疾被外放到,自此,他被调任滁州、江西、湖南、上饶,十八年里被调动十六次。这一次,似乎全天下的人都在告诉他一句话:你的北伐愿望,就要在此终结了。

那一年,他凄凄惨惨戚戚,无处话凄凉,往往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欲说还还休:为什么百姓皆苦,而君仍在宫殿舞,为什么日复一日,君还是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百感交集的他写了千古绝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字里行间,都是他的煎熬与愁情。

如果说,没有在深夜痛苦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那么,没有在岁月里承受过煎熬的人,不配说自我。

写过愁绪,诉过衷肠,他还是心心念念着国家,快要不惑之年的他,和好友相约,一起谈论国家大事,心痛和不满之情交织,他写下了《破阵子》: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用了半生,还是没能够得到满足。已经衣带渐宽为了伊人憔悴,可仍不见伊人回眸。

3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不在灯火阑珊处

1203年,辛弃疾64岁,正在家中的他被召见宰相韩侂胄。机会终于到了,盼了大半辈子终于换来了一纸诏书。

已过半百的他重拾壮志,眼看着就要和理想交接时,北伐失败了。无语凝噎之下,他登向京口北固亭,再次写下千古绝唱。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有怀》: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一曲作罢,心中的情绪仍旧无法排遣,他又挥笔写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六十八岁的这一年,他和理想肩并肩,却没有捂手言和。在这个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眼里,他要的是功成身退,国家兴盛,他渴求的,不过是一个机会。

可当他得到这个机会时,英雄难觅,江山不再。

寻他千百度,却没有看到功成名就。

4

少年时看辛弃疾,书上告诉我们,他一生都被壮志未酬萦绕。他被流放,被贬职,被冷落,可他的豪情还在,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

不惑之年终于发现,年老时若还不能看清俗世,他会让你求而不得。

如果当年的辛弃疾,过得随性一些,拿得起放得下,那么他的一生,也不会在愁与悲的交接中度过。梦想固然重要,但如果穷尽半生还不能领略生活,那也是一种悲哀。

不惑之年,少了一些锋芒,多了一些圆润;少了一些桀骜不驯,多了一些人情世故。这并不是放弃了当年的模样,而是身处俗世,要学会和自己握手言和。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这是辛弃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