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一枫新作《借命而生》受业内好评

今年,石一枫新作长篇小说《借命而生》出版,小说从一桩1988年的盗窃案写起,时间跨越30年,讲述了一个直抵心灵的精彩故事。当代作家石一枫,著有长篇小说《红旗下的果儿》《恋恋北京》《心灵外史》等,小说集《世间已无陈金芳》《特别能战斗》等。曾获十月文学奖、百花文学奖、小说选刊中篇小说奖、人民文学年度青年作家、郁达夫小说奖中篇小说提名奖等奖项。记者朱德蒙

长篇小说《借命而生》讲述的故事虽跨越30年,但篇幅并不冗长。它之所以精彩,不仅因其警匪、追捕、兄弟情义、家庭伦理、爱情亲情等现实元素,巧妙的悬念设计和诙谐的语言风格,更在于它真实刻画出巨变的“大时代”下,那些有血有肉、有尊严、有坚持的“普通人”的命运。

机械厂青年工人姚斌彬、许文革因“盗窃”工厂的皇冠汽车发动机而被捕,二人越狱后,姚斌彬被捕判处死刑,许文革亡命天涯,背负着好兄弟生死关头的舍命相救、背负着活下去抚养姚斌彬瘫痪母亲的重任,从此,这个不惧死的人不得不惜命逃亡,借命而生。逃亡途中,他显示出如“肖申克”一般过人的胆识和智慧。

另一边,杜湘东本是有一身本领、满怀抱负的青年警察,阴差阳错当了看守所管教,一场突如其来的“越狱”事件从此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杜湘东、许文革他们是对手,也是同一类人,他们在生活中挣扎着,彼此借命而生,最终也在“对手”身上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意义。

石一枫全新力作上市,众多业内评论专家对其新作表示肯定。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认为,石一枫的长篇小说《借命而生》,写的都是当下生活经验,“我想如果把这部小说称为描写改革开放40年道路的一部‘史诗’也未尝不可,小说人物性格饱满,没有概念化。叙事结构是以破案为线索的,写的却是小人物的无助与挣扎,但内涵确实富有历史感。这种新的叙事形态,要比‘为写历史而写历史’的传统叙事更加生动而平易近人,在我看来这些作品可能是我接触到的70后作家有关历史题材创作的最好的叙事方法。”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表示,石一枫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一种光天化日之下的蝉噪,在日常读书思考的过程中,他的成长可以说是在暗夜里面长出的翅膀。

对此,石一枫表示,《借命而生》对自己而言,刚开始的时候是想解决自己写作的基本问题,“因为有的人写作写到一定程度存在一个问题,我的问题则是写第三人称不灵,《借命而生》是我以第三人称写与我不重合的人,当然,书写完之后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都承认。有的单一,有的人物处理的很主观,但基本上通过第三人称写了一个和我不一样的人这是我想做的。”

石一枫如此形容《借命而生》,任何一代人的历史感说到底都是岁月赋予的,作为改革开放的同龄人,作家在变得“油腻”之际,能够通过一个合适的故事,对自己经历过的时代变迁做一些遥望和梳理,想来也是写作的人应尽的义务,“我能写的基本上还是一些身边眼前的普通人,然而这些普通人却把自己的日子过成了史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