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清晨,吉县黄河岸边天意微凉,远远地就听到了壶口瀑布的轰鸣声。秋季黄河水量大,饱含泥沙,我们来得正是时候。

从偏关一路走来,万里黄河在晋陕大峡谷中时而平稳安静,时而翻滚低吟,时而百转千回。到了壶口,河道突然断裂开来,形成谷中谷,宽阔的水头收束狭如壶口,一股巨流跌落数十米深的沟谷,飞流直下,激起惊涛骇浪,如千军万马奔腾,它在怒吼,它在咆哮。

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世界第一大黄色瀑布,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黄河在此由河宽300米收窄为50米,其排山倒海的雄壮之势,素有“不观壶口大瀑布,难识黄河真面目”的盛誉。

一尊大禹塑像耸立在河槽上

壶口的黄河滩是平坦的巨大岩石,黄河就是在这岩石上流淌,到壶口跌入了裂隙。有一股水在壶口以南100多米处,从东岸流下,落入汹涌的河槽,荡起白色的水雾,使黄河在这里变得朦朦胧胧。水流量不大,能看见黄色的河水顺着嶙峋的怪石而下,水花四溅,层次分明。这一道小瀑布从陕西侧才能看到全景,而更壮观的壶口瀑布得到山西侧观看。我们又绕了黄河大桥,到了东岸。

山西游客在壶口瀑布前拍照留念

终于近距离看到了壶口瀑布。磅礴的河水沿着壶口边缘倾泻,簇拥着挤入狭窄的河道,来不及停留,来不及喘息,在半空中撞击得四分五裂,又合成一股巨流,宛如水库泄洪,好似扭着身躯翻滚的巨龙,左奔右夺,在河槽中极速奔腾而去,势如破竹,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浊浪滔天,碎裂成水雾,带着扑鼻的泥土气息,喷洒在黄河两岸。澎湃的黄河水声淹没了游客的嘈杂,人们也顾不得泥水雾气弄脏漂亮的衣服,纷纷挤到河边,与震撼人心的壶口瀑布合影,或对着瀑布高歌,或望着瀑布出神。当年的诗人光未然,正是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途中看到了汹涌翻腾的壶口瀑布,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才在回到延安后写下了著名的《黄河大合唱》歌词。我也用相机连拍数十张照片,想留住瀑布流动的每个瞬间,因为它的每一秒从来都是不一样的。

壶口瀑布有多壮观,恐怕只有自己去一次才能体会到。不管是华丽的辞藻,还是惊艳的视频,都无法形容壶口瀑布的壮丽,都显得那样的表述苍白无力。

壶口瀑布上的彩虹

从壶口往南到孟门山的河槽有5公里长,当地有传说这是龙身穿凿而成,故取名为“十里龙槽”,也称“十里龙壕”。比较科学的说法是,黄河常年冲刷河道岩石,壶口瀑布溯源上移,瀑下深潭随之连续向上延伸所形成的。深槽嵌在原谷底基岩河床中,槽旁原河床底部的大部分岩石成为非洪水期的河岸,这种河岸比较宽、平,全由坚硬的砂岩构成。近水处,几乎没有一点砂石,平坦得可以在上面行车。因而,航运兴盛的那个年代,船舶到壶口不能通行,船夫便将货物卸下,将船只从平坦的岩石上拉到下游,再装货行船,出现了“旱地行船”的奇观。这正是利用了这种独特的地质地貌条件。

壶口瀑布

在“十里龙槽”下方龙尾处,河道变宽,激流稍稍变缓。黄河谷底的河床中,有两块梭形的巨石,巍然屹立在巨流中,形成两个河心岛,这就是古代被称为“九河之蹬”的孟门山。相传这两个小岛原为一山,因其阻塞河道,引起洪水四溢,大禹治水时,把此山一劈为二,导水畅流。二岛远眺如舟,近观似山,俯视若门。岛上有一座庙宇,还有一尊数十米高的大禹塑像耸立其上。大禹仿佛望着汹涌的黄河水向南流去,满意于成功疏浚的河道,又思考着哪里还有险情需要排除。

来源:三晋都市报

苏鑫波/文 王宝珍/图

吉县

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位于山西西南边隅,地处黄河中游东岸、吕梁山南端。东以石头山、金岗岭、姑射山为界,与蒲县、尧都区、乡宁县接壤;西临黄河,与陕西宜川县相望;南以下张尖为界,与乡宁县昌宁镇相接;北以处壑沟为界,与大宁县相临。素有"秦晋通衡"之称。

风景名胜

人祖山

人祖山位于吉县城北30公里处,主峰海拔高度1742米。景区总面积203平方公里;以人祖庙为核心的主景区45平方公里。人祖山植被丰茂,珍禽异兽众多,人文底蕴深厚,历代遗存各种庙宇、神龛达200余座,代表是人祖庙(娲皇宫、伏羲殿)及第二战区抗击日寇的工事、碉堡、烈士纪念碑。

柿子滩

柿子滩旧石器时代遗址是距今2万至1万年的一处原地埋藏遗址;柿子滩遗址群田野资料的石制品组合特征呈现了中国旧石器文化的西部风格,代表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之末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和黄河中游一种独特的区域文化。2000年,在清水河下游两岸进行大规模调查,15公里范围内发现了25处旧石器和动物化石地点,包括高楼河沟口附近的中心遗址区;2000—2001年选择了20个地点进行了定量阶梯式探沟发掘,水平清理、出土物的三维空间记录以及文化层沉积物的过筛和淘洗,理清了遗址群内石器文化的分布范围、分布高程、分布密度、地质成因和遗址的埋藏性质。第14地点发现一处比较完整的篝火遗迹;2001年,发掘了高楼河附近的第9地点、第12A地点和第12B地点,发现了距今2万—1万年间3个层面的古人类活动遗址,清理出4个用火遗迹、修整石器的工作区、2000余件石制品、动物化石以及制作精美的蚌质穿孔装饰品。

锦屏山

锦屏山又称挂甲山。唐初秦王征战,路经吉昌,将甲胄挂于该山树枝,故名。旧志又云尉迟敬德挂甲。尉迟乃秦王征战从将。因该山系案山,林木葱郁,晨夕烟气氤锦屏叠翠氲。春夏花开馥香,宛若列锦影屏,故雅号又称“锦屏山”。1995年为配合壶口景点,将谢悉村坤柔圣母庙迂建于山之西侧。并增建钟鼓楼,风景遂为靓丽。丛林绿依依,花开香馥馥,晓阳夕照时,鸟雀喧啁,成为一处旅游佳地。

孟门夜月

因阴历月半夜晚在孟门山观景而得名。孟门山位于壶口下方3000米处黄河水中,传说为大禹治水始发地,"孟"在古语中是第一、开头的意思,"孟门"即第一门。山分大小两块,大者长586米,宽125米,小者长120米,宽25米,近看似山,远眺如舟,俯瞰若门,每到农历十五前后夜晚,站在山上,向北可见山中明月分为两排。

推开这扇窗,看尽三晋文化

这一年,有我你会更有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