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闲言碎语

gossip

2018年07年20日

夜 伴 咖 啡 馆

周五之夜,我们又见面了

伏天已经开始。

平均气温只有二十七八度的避暑之地贵州,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旅游旺季。

这两年,在贵州旅游局的大力推广下,越来越多的外省人,不远千里来此避暑。

今年,俺们这儿又推出了针对以下十省市的特别优惠政策。

7月16日至9月30日期间,

广东、广西、福建、湖南、上海、浙江、江苏、湖北、重庆、四川的居民来贵州旅游,

可凭有效身份证,享受景区门票5折的优惠。

自驾游的朋友,只要车子是这十省市的车牌(七座以下及小客),

可享受高速过路费5折通行的优惠。

看,多么强大的优惠政策,

老子这个持本地户口的人,都没这种待遇。

后台经常有人问我,贵州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

其实关于贵州玩的地方,网上一搜一大堆,用不着我再花费笔墨去写。

参考一下别人的游记,查查评论口碑,挑几个自己想去的地方就差不多了。

那么我呢,就在公众号里介绍一下我个人觉得比较特别、可以一试的贵州美食。

贵州美食很多,一期做不完,今天先上小菜,下期大菜登场。

◆◆◆◆◆◆◆◆◆◆

music time

COLORTONES

演奏者:Ryan Farish

小树同学在放飞了几天自我后,终于跟他爹一起自驾游去了。

这个时间点,应该已经在甘肃境内休息了。

此行甚远,要绕半个中国,耗时约二十至三十天。

这让为人妻、为人娘的我,甚是担心。

临出发前,让他俩一人吃了个鸡腿儿——今晚吃鸡,大吉大利。

还把家里所有的护身符、吉祥物都给他俩揣上了。

很想跟他们一起去浪,但公司不给这么长的假。

人生啊,就这么别扭。

如此不凡的我,却一直过着朝九晚五、朴素简单的平凡日子。

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我那——

衣食无忧,身心自由,体健貌端地混吃等死

的终极人生目标?

(突然发现“体健貌端”这词儿,放在我这种中年妇女身上真是意义非凡。

身体健康还五官端正不崩塌,堪称中年妇女的完美状态。)

暑假里,我身边好多同事,都给孩子报了各种学习班。

但我和老谢没有,而是把报学习班的钱拿出来让小树长途旅行。

都在学校关小半年了,没必要这么热的天还继续关着苦读诗书。

出门去吧,去看看你没看过的风景。

小树他们校长说过:

初中以后,才是孩子奋斗拼搏的阶段。

在此以前,该玩的时候让他玩,给他缓冲的空间。

让他一直保有学习兴趣,不过多消耗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后劲。

这话我一直牢牢记着,希望自己能把此条长期贯彻下去。

对那爷俩旅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关注老谢的微博:木木小树

老谢将在微博里进行全程记录。

放一首节奏轻快,适合自驾时听的电子音乐。

此行千里,老谢他们要过秦岭、上高原、穿沙漠,愿他们一帆风顺、平安归来。

◆◆◆◆◆◆◆◆◆◆

funny thing

贵州美食特辑(上)

没来贵州以前,我一直对贵州饮食有所偏见。

一个山民遍野、少数民族群居的贫乏之地,能有啥好吃的?!

后来辗转定居贵阳,四处游游走走,吃吃喝喝,才知道自己当初的见解是多么愚昧。

想不到这高原群山之中,竟会藏着如此丰富的特色美食。

此生不来吃一回,实乃人生遗憾啊!

所以,我专门对贵州特色美食写了一篇长文。

让打算来贵州旅游的朋友,对贵州饮食了解一下。

贵州地处高原,这里山多石多耕地少,物产并不丰富。

加之少数民族多,所以饮食方面崇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凡山间野菜、林中笋菌,皆可入菜。

炒腊肉用的折耳根、炖鸡汤用的竹荪、凉拌菜里的蕨菜,都来自山野。

每年六至八月间,乡间公路两侧,随处可见山民在售卖刚从山上采摘的野生菌。

再加上贵州人做菜喜欢用猪油和菜油,调味喜欢加贵州特有的糍粑辣椒和糟辣椒。

这让贵州菜重油重辣,充满了浓烈粗犷的自然之味。

贵州菜没有鲁菜那么讲究,没有川菜那么多花样,更没有淮扬菜那么精细。

外地人来贵州不一定吃得惯,但如果不吃,亦会深感遗憾。

贵州菜独特的香、辣、浓、酸,尤其是酸,是你在别处体会不到的特殊感受。

冰 粉

路边小吃

1

料多味美的冰粉

冰粉,也有地方管它叫凉粉。

晶莹剔透、甘甜爽滑,似果冻又非果冻,是西南地区常见的夏季清凉小吃。

制作冰粉的主要原料是冰粉籽,一种芝麻大小的褐色草种。

这种草籽在贵州乡下,贱到都不用花钱买。

贵州的田埂野地间,到处都长着俗名叫“冰粉草”的野草。

夏季开淡蓝紫色的小花,秋天果实成熟后掰开,里面的种子就是冰粉籽。

其实很多女孩是见过和用过冰粉籽的。

曾经风靡一时的海藻面膜,里面的小颗粒就是冰粉籽,跟海藻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只是大家不知道那就是冰粉籽罢了。

冰粉籽遇水后会生出稠哒哒的黏液,当面膜敷在脸上,让人有种保湿水润的感觉。

冰粉就是用这种黏液制成的。

以前在贵阳街头小摊上见过老太太做手搓冰粉。

白纱布里裹一小把冰粉籽,放入装满水的大盆中不停捏搓。

片刻,一股股粘稠的液体便从纱布里被挤压出来。

渐渐,整盆水都开始变得粘稠,并且充满了细小的气泡。

这时,再缓缓倒入小半碗澄过的清石灰水进去,静置两小时。

你再看,整盆液体像是被魔棒点过一样,凝成了柔软晶莹,雾蒙蒙半透明的大果冻。

(只有雾蒙蒙半透明的冰粉才是手搓冰粉,这是因为有气泡的缘故。

一点气泡都没有,透明如水晶一样的冰粉,是用冰粉粉兑出来的,少了一点手作感。)

最常见的冰粉吃法是冰镇以后加红糖水,清凉、简单,可口。

但贵州的冰粉,阵容要豪华许多。

一碗冰粉端到你面前,上面浮着厚厚一层五花八门的配料。

紫红的糖玫瑰、雪白的冬瓜糖、热闹俗气的青红丝,还有零零碎碎的熟芝麻、瓜子仁、花生碎和葡萄干。

你想得到和想不到的东西都会出现在里面,让人感到有那么点喧宾夺主。

不过味道还是杠杠的,特别是掺了糖玫瑰的红糖水,两个字——好喝!

夏日炎炎,走得热了渴了,往路边摊一坐。

喊摊主给你来一碗加冰的冰粉,滑溜溜的来一大口,凉意四起,焦渴全消。

豆腐果

路边小吃

2

填满了折耳根的豆腐果

豆腐果,其实就是炭火烤豆腐,贵州街头的知名小吃。

贵州人在介绍豆腐果时,总喜欢在它前面冠上“恋爱”两字,名其名曰“恋爱豆腐果”。

说是男女恋人在谈恋爱时,最喜欢拥坐在一起吃这东西,边吃边聊,很有情趣。

不过我来贵阳这么多年,还真没见过哪对儿小情侣,捧着一碗灰不拉几的豆腐果,在街边摊上,你喂我一口,我喂你一口地秀恩爱。

倒是常看见三四个女孩,一起围在摊子边上,叽叽呱呱地吃豆腐果。

这东西招女孩子喜欢,男性喜欢吃这东西的不多。

很奇怪,豆腐果这么出名,却几乎不在店铺出售。

都是流动小贩推着小车沿街叫卖,城管一来,跑得比兔子还快。

有一次,我刚选好两块装碗里,钱还没给呢,卖豆腐果的大婶一把把碗夺走,推着车子就跑了。

一边跑一边对我高声吟诵了一首四言绝句:城管来了,我先躲躲,你要想吃,晚上再来。

留下凌乱的我,捏着刚从钱包里抽出的五元钱,在风中呆立。

豆腐果现在两块五一个,稍贵,以前很便宜,一块一个。

烤豆腐果的豆腐,必须沤过才行。

沤是贵州方言,按教科书的方式来解释,就是经过发酵。

小贩的车子都是自制的,车上是半米长的方形铁炭盆,炭盆上罩着层带洞眼的铁板。

铁板下面是温吞吞的炭火,铁板上面是烤成两面黄的豆腐。

烤豆腐的炭火不能太旺,否则容易焦枯,豆腐要烤到膨胀鼓起、外脆里嫩才能吃。

小贩用铲刀把烤好的豆腐一刀划开,在里面填满用折耳根、葱花、苦蒜、酱油、糊辣椒等调成的料汁。

一块“恋爱豆腐果”就做成了。

豆腐果要烤成这样的膨胀度,才好吃。

我刚来贵州时,对豆腐果很是鄙视,这么粗制滥造、长得还丑的东西,怎能入口?

一个破豆腐,就算撒上金箔,也好吃不到哪儿去。

不过日子久了,跟着朋友情愿不情愿地吃过几回,反倒觉得这东西……还行。

就跟冰粉一样,简单、纯粹,许久不吃,甚至还会有点思念。

现在,小树也爱上了这东西,街上碰到卖豆腐果的,我俩会立在街头一人捧着一碗趁热吃。

豆腐果还是刚出炉时最好吃,凉了就会变得难以下咽。

外地来的朋友,看到有卖豆腐果的,大可掏两块五毛钱尝一下。

不见得有多美味,但很有地方特色。

就算不爱吃,扔了也不心疼。

不过,对折耳根深恶痛绝闻味儿头都痛的人,就不要试了,生命很重要

苦蒜野菜。

说它是蒜,其实长得更像小葱,细溜溜的一茎,靠近根部的地方是圆圆的球状。

它在山林野地里自生自灭,没谁会去特意种它。

人们需要的时候,就上山临时扯一把回来。

贵州人常把它剁碎后炒菜、做蘸水或放到凉拌菜里,有特殊的香气。

苦蒜价极贱,周边农民进城卖自家蔬菜时,会顺便捎点苦蒜,也算多了个品种。

五根八根绑成一指,跟蔬菜一起摆在蛇皮袋上。

早晨的时候五毛一指,到了下午就变成两毛一指。

再往后,干脆连着卖不掉的边角剩菜一起扔了。

然后就会有老头老太在烂菜堆里翻拣,还跟我说,这东西切碎了炒肉末香得很,扔了可惜。

屁股圆圆的苦蒜。

豆腐圆子

路边小吃

3

豆腐圆子,是不是雷家的,不清楚。

图是我偷的,侵删。

贵州人对豆制品的热爱程度令人惊异奇,豆腐在贵州的吃法是花样百出、数不胜数。

豆腐圆子就是其中之一。

贵阳最有名的豆腐圆子当属雷家豆腐圆子。

从清同治十三年创办以来,距今已有140多年历史。

现在雷家掌柜的已是第五代传人,每天去他家吃豆腐圆子的人络绎不绝,分店都开了好几家。

雷家的豆腐圆子,跟其他地方的豆腐圆子没有太大区别。

都是把豆腐打碎后加调料拌匀,再团成球乒乓球大小用油炸,最后蘸调料吃。

不同之处在于,雷家用的豆腐是酸汤豆腐,打碎后除了加盐和香辛料外,还要加一点碱。

所以,雷家的豆腐圆子,表皮特别酥脆,內芯则软嫩疏松充满了气泡,能最大限度地吸收调料汤汁。

以前,雷家豆腐圆子是圆形的。

随着他家的声名远播,各种豆腐圆子如雨后春笋般在贵阳街头巷尾冒了出来。

为了有别于其他家,雷掌柜就把豆腐圆子的形状改成了椭圆形。

看上去,是比较特别。

不过话说回来,豆腐圆子这东西,你就算做成立方体、钻石形,也不会有特别让人惊艳的味道。

我之所以介绍它,全因他家的历史确实久远。

五代相传的老店,你走遍全国也遇不到几个。

所以呢,你若在贵阳碰巧遇到,万不可错过。

倘若遇不到,也不必千辛万苦去寻找。

*酸汤豆腐,又叫水豆腐。顾名思义,就是用天然发酵的酸汤点卤,色泽微黄,西南地区常见。

丝娃娃

路边小吃

4

丝娃娃要这么包,才兜得住料汁儿。

如果你上网搜索贵州美食,“丝娃娃”这三个字,百分之百会跳出来。

这东西其实就是素春卷,没什么特别的。

也不知道当初是谁,给它安了这么一个可爱的萝莉名。

丝娃娃的原料很简单,直径两寸大小的春卷皮,加五花八门的蔬菜丝。

再配上点脆哨和酥黄豆,外加一碗调料汁儿,就齐活了。

非要给丝娃娃找点特别的地方,那就是配菜多。

在贵阳,你随便走进一家丝娃娃店,都会见到桌上那多到夸张的碗盏。

每只碗里都放着一款切成丝状的蔬菜。

黄瓜丝、莴笋丝、海带丝、胡萝卜丝、酸萝卜丝、豆芽丝、包菜丝……

五彩缤纷、琳琅满目。

把你喜欢的蔬菜丝搛到春卷皮上,像包包袱皮一样包裹起来。

加点脆哨,加点酥黄豆,最后用小勺浇两勺料汁儿,一只丝娃娃就做好了。

从外形上看,确实很像婴儿的襁褓,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它为什么叫丝娃娃了。

丝娃娃包好后最好一口吃掉,不然襁褓散开,菜丝会落一桌子,不太雅观。

丝娃娃基本全素,唯一的荤腥就是那点脆哨(这个下面介绍),好不好吃全再那一碗料汁儿。

料汁味儿好,丝娃娃的味儿就好。

料汁味儿差,丝娃娃也就没啥吃头。

所以贵阳各家丝娃娃店,都有自己的独门料汁配方。

每天营业前,老板会先躲在厨房里配一大壶,客人来了倒一小碗。

像香油、葱花、辣椒面这样的配料,一般都摆在桌子上,随客喜好,自行添加。

但那只装着料汁儿的壶,往往都放在内厨,吃完了得由店员给您添加,不能自取

丝娃娃过于寡淡的口感,让许多慕名而食的外地游客颇为失望。

我个人也不是很喜欢。

面皮子裹蔬菜,当然不及面皮子裹烤鸭好吃。

那又油又肉又香的口感,哪里是凉拌菜丝赶得上的?!

只不过炎炎夏日,大家来贵州吃多了油腻食物,倒是可以来个丝娃娃清清肠胃。

下午三点半的辰光,半饿不饿的慵懒时刻,坐到冷气十足的丝娃娃店里。

一碗冰粉,一份丝娃娃,再加几串烤肉,实打实一个黔式下午茶。

夜市上的丝娃娃小摊。

这么多品种,足够你把春卷皮塞满。

肠旺面

特色早餐

5

不吃一碗肠旺面,枉来贵州。

到了贵州,不吃碗肠旺面回去,简直等于白来。

如同你去扬州,不吃个大烫干丝一样。

肠旺面里的“肠”是指猪大肠,“旺”是指血旺,“面”呢当然就是面条咯。

不过肠旺面的这个面,有点特别。

黄澄澄、滑溜溜,口感劲道,据说是用纯鸡蛋液和面压制出来的。

近两年有些店开始用荞麦面,口感一样的Q弹劲爽。

肠旺面之所以名震江湖,除了味道好以外,丰富的配料也为它增色不少。

肥肠、血旺、脆哨、红油、豆芽、豆腐,一样都不能少。

尤其是里面的脆哨,油香酥脆,堪称点睛。

肠旺面里如果没了它,会逊色很多。

没来过贵阳的人,肯定不知道脆哨是什么。

可别小瞧了这玩意儿,它可是贵州独有的特产,我在下文会详细介绍。

肠旺面的汤底,一般是为鸡汤,与Q弹的面条相搭配,清鲜可口,相得益彰。

各种食材依次加入后,还要浇一汤勺店家自制的红油,最后再撒上葱花。

一碗面端到你面前,但见面条的黄、肥肠的白、辣椒的红、葱花的绿,满满登登,煞是热闹。

不过也有很多人吃不了红油,觉得辛辣油腻。

那你就得提前跟煮面师傅先吱一声,告诉他你只要清汤或者少放点红油。

比如我,一般就只要一点点红油,油水太重,鸡汤的味道就喝不出来了。

作为贵州第一面,肠旺面的分量不太多,仅够女性朋友勉强吃饱。

如果你是男士,可能需要多加一份面条,或者配点其他的东西,才能填饱肚子。

各家面馆都会制作一些配菜,让你搭着面条一起吃。

比如卤鸡蛋、卤豆腐、卤鸡腿、红烧大排、红烧猪脚啥的,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辣子鸡。

每次路过老字号的肠旺面馆,饿不饿我都要进去点一碗热乎乎,加辣鸡的肠旺面。

再盛上一碟免费的酸萝卜和泡菜,有荤有素,吃得心满意足。

吃肠旺面,一定要选老字号,或者食客多到排队的店。

环境好不好不重要,面条好吃才是王道。

有些店看上去优雅整洁,可做出来的面条却不是个味儿。

脆 哨

肠旺面的好搭档

6

油滋滋的脆哨。

脆哨这东西,只有贵州才有。

虽然跟油渣相似,却又不同于油渣

油渣只用肥肉。

而脆哨,除了有肥肉脆哨外,还有五花脆哨和精肉脆哨。

油渣是肥肉熬油后的附属产物,是边角料。

而脆哨,肉是主角,油才是附属产物。

脆哨的制作工艺跟油渣差不多,都是先把猪肉切成肉丁后,放在热锅里翻炒至出油。

不同之处在于,油渣是把肥肉直接熬至枯黄干瘪。

而脆哨,绝不能炒干,要保持一定的油润口感。

炒到一定程度后,还要分两次往肉里加醪糟、生抽、香醋等进行调味。

这样做出来的成品才会鲜脆回甜,油香四溢。

脆哨在贵州用途很广,本地人用它来拌面条、拌糯米饭,做脆哨洋芋。

也有看电视时直接拿它做零食,空口吃的。

外地朋友吃得惯的话,可以带两斤回去。

夏季放上十天半个月也不会坏。

再加上现在很多脆哨铺子还提供真空包装,保存的时间会更久

我们公司以前管人事的老太婆,地道上海人,嘴刁得不得了。

三线建设来到贵州,三四十年了,仍然吃不惯贵州菜。

每天自己带午饭,不是四鲜烤麸,就是红烧肉烧水发笋。

但她对脆哨却情有独钟,她儿子也喜欢吃。

老太婆的儿子后来大学考回了上海并留了下来,老太婆每次去看她儿子,都要买几斤脆哨带着。

(为什么要叫她老太婆呢?因为她特讨厌,迟到三十秒都要扣我钱。)

贵阳最有名的是“丁家脆哨”。

味道出了名的好,门口常年排大队,每天要卖掉几百斤。

别以为油渣就便宜,丁家最贵的槽头肉脆哨每斤要卖一百多块。

就算是最普通的五花哨,也要七八十元一斤。

买脆哨最好还是买五花脆哨,纯肥的太腻,精瘦的塞牙,五花脆哨刚刚好。

不过这玩意儿不能多吃,吃多了会腻到你想吐。

毕竟大肥肉的成分比较多。

满满一盆脆哨,很壮观吧。

虾子羊肉粉

特色早餐

7

再次盗图一张,侵删。

老谢不在家,我啥图都找不到。

提起贵州花溪牛肉粉,那真是世人皆知,连锁店开遍全国。

但在贵州本土,跟花溪牛肉粉平分秋色的,还有遵义虾子羊肉粉。

(虾子,是贵州遵义的一个镇。)

冬天的早晨,顶着寒气跑进羊肉粉店,热腾腾连汤带肉地吃一碗,浑身寒气顿消,额角都能沁出一层细汗来。

“米粉香不香,全在一锅汤”。

正宗虾子羊肉粉店,都是二十四小时营业。

店里最显眼的位置,都有一口二十四小时不熄火的大锅。

锅里炖着羊骨、羊杂和精肉,整头羊的精华全浓缩在这一锅汤中。

在营业的过程中,师傅要不断地从锅里打汤出来,也要不断地往里加水、加肉、加羊骨。

否则汤水变淡,味道就败掉了。

搭配羊汤的粉有三种。

粗一点的叫酸粉,这种粉发酵过,口感微酸绵软。

细一点的叫细粉,煮出来后是半透明的,口感比较韧。

还有一种是米皮,粉皮切成宽面状,是我最喜欢的一种。

粉在滚水中烫好之后,面上铺一层薄而不烂的羊肉和羊杂。

浇上羊汤,再抓一把青蒜碎进去。

如果你喜欢辣,师傅还会给你添一瓢红油。

很多虾子羊肉粉店,是不提供葱花的。

你若管老板要葱花,他会一脸不屑的告诉你——

吃羊肉哪里能配葱花?撒上葱花就不是虾子羊肉粉了。

虾子羊肉粉馆中,除了供应羊肉和羊杂外,还兼卖羊身上的各个部位。

羊血、羊肝、羊眼、羊脚、羊鞭、羊蛋和羊脑一应俱全。

尤其是羊鞭和羊蛋,这两种稀罕物,你去晚了还买不到。

羊脚是老谢的最爱。

冬季,这厮打完麻将后,总要开车找一家羊肉粉店。

要一碗羊杂粉,再加一个炖羊脚。

那羊脚炖得软烂如泥,软到用嘴一抿,就化了。

皮里香糯的胶原蛋白,能把双唇都胶住。

对了,卖虾子羊肉粉的小店,都会免费提供自制的油炸辣子做小菜。

里面掺了芝麻和味精,极脆极香。

虽然味精吃多了不好,但这种具有本地特色的香辣脆,还是应该尝试一下。

遵义虾子的辣椒,全国都有名,

十几年前,我老家有个卖香辣小龙虾的铺子,生意极其火爆。

他家用的干辣椒就是专门从遵义虾子运来的。

当时的运输业还不是很发达,一斤辣椒从贵州运到湖北,已经是豆腐变成了肉价。

老板每做一份麻小,都会当着客人的面,先用筷子把干辣椒挑出来。

老板说,这个辣椒又贵又不好买,炒一次就扔掉实在太浪费了,我把辣椒回收后加点新的,还可以再用一次。

你说你都到贵州了,不尝尝贵州的辣椒,未免太可惜了。

(未完,下期继续!)

结 束 语

好了,今天的内容到此全部结束。

更得很晚,我又迟到了。

排版不顺,浪费了我几个小时,效果还是差强人意。

老谢和儿子旅游去了。

明天我休息,可以赖床,可以不做饭。

简直爽歪歪。

祝各位跟我一样愉快!

我们不见不散!

夜伴咖啡馆,让灵魂回归纯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