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国学论坛围绕“领导干部为什么要学国学,学什么”、“国学与为官为政之道”、“如何推动领导干部学国学”三大议题,在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领导干部国学大讲堂》主编王杰教授的主持下,分三组进行了深入研讨。

第二组讨论议题:“国学与为官为政之道”

自左到右:王杰、周文彰、钱逊、宋惠昌、郭左践。

主持人王杰教授:第二个议题是“国学与为官为政之道”,就是探讨一下学习国学对我们领导干部的德性修养、人文素养,乃至党性修养有没有用处,有没有好处,体现在哪里?从这个方面,请在座的四位老师做一个点评。

钱逊教授:大家好,就这个问题说一点我自己的理解,供大家讨论。传统文化对个人修养的影响,其实就是儒学或者说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华文化最大的特点。人们修养的问题,做人的问题,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大学》里面讲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是儒学的根本精神,也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修身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也是人们立身的根本。所以,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的意义在哪里?就在这一点上。当然,我们还要学习历史上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思想,这个很重要。但是最根本的问题,我说还是在于每一个人的修身,以修身为本。所以,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

传统文化关于做人、关于修养最核心的价值,我理解有五点,第一点是“义”,就是把道德精神的追求放在第一位。第二点是“群”,就是处理好个人和群体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要把个人放在群体中间,不能只为个人,而是要把个人发展,个人价值,个人命运和群体的利益结合起来。第三点是“和”,中国人自古以来认为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和”的世界,是多种成分和多种因素的统一。由此,我们处理一切问题都要本着一种“和而不同”的原则去处理。第四是“礼”,即克己复礼。也就是一切你要守规矩,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为什么中国能成为礼仪之邦,就因为中国有守礼的传统。第五点是“耻”,孔子讲“行己有耻”。西方道德基础建立在宗教信仰上,信仰上帝,中国没有这样一种宗教传统,中国人的道德建立在羞耻心上,老百姓经常讲做事要凭良心,如果没有羞耻心,那所有一切道德在中国人来讲就没有基础。

党性修养的基础在于做人的修养,如果连基本的做人道理都不懂,那就谈不上党性的修养。当然,在具体落实到每一个时代,或者每一个人身上的时候,它有时代的和具体的内容。所以也需要有一种创造性的理解和解释。建议我们领导干部再读一读刘少奇那本《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那里面传统修养的学说和共产党的思想建设很好地结合了起来,他做了创新性的解释和发展。这本书在我们共产党建设上面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凭这一点就可以推荐大家不妨再重新读一读,谢谢!

主持人王杰教授:朱熹讲,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做人而已。的确,为人要有人品,为官要有官德,为人不正,为官必邪。从义、群己关系、廉耻、和、礼这几个方面论述国学与人身修养的关系讲的非常好,下面请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周文彰教授发言。

周文彰教授:今天我们弘扬和传承国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弘扬和传承它关于修身养性的方面。因为,国学当中关于天文、地理、医药这些方面的论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它有需要调整修正的东西,比它要保留的东西可能要多,而对于修身养性这个方面,它反而显示出长久的价值。我们要修身养性,国学是一个很好的养料。

第一,国学当中有很多关于修身养性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论述,就拿大家熟知的修齐治平这一段话,言简意赅,相互关系咬合很紧,使人一看一目了然,层层相扣,关于律己要求都很精致。

第二,国学当中提出了明确的修身规范,行为规范,特别是其中的道德规范,比如仁义礼智信等等。

第三,它提出了很多修身方法,至今有它的重要意义,比如慎微、慎独、自重、自省、自警、自立等这些方面,这些方法对我们今天仍然是很适用的。

第四,国学当中记载了很多修身养性的楷模值得我们学习,给我们今天领导干部提供了一个参照,除极端个别之外,今天仍然是值得我们效仿的。

国学对领导干部修身的另外一个重要性就在于,修身首先要有文化,要有知识,要有理论,古人的修身要求要有文化兴趣,要读要思要想,而学习国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所以学传统文化多了,知识多了,本身人文素养就提高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