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金·布丹(法)作品

文丨若杉

01

這幾天,被一篇題爲《37歲年輕父親罹患癌症晚期》的文章刷了屏,這篇文章的主人公叫劉凌峯,武漢人,是當地知名的地產廣告策劃人,工作拼命,出差頻繁,50多天前,剛剛被診斷爲胃癌晚期。年輕、身患重病,原本都是大大的不幸。

可是,點進去,卻被這爲父親的樂觀、舉重若輕所感動。在化療、暴瘦、承受生命最大打擊的時候,他依然在朋友圈跟大家開着玩笑、報着平安、勸大家要照顧自己、要保重身體。

比如,在剛剛得知病情的時候,他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

“報個平安,我還健在……咩哈哈哈哈,精神抖擻開始增肥,先補覺,昨天被一老頭吵了半宿,前天被自己嚇得通宵失眠,我也是夠了,得個癌還特麼熬夜”

言語中有玩笑、有自嘲,全然不見悲切與絕望。甚至看到這條朋友中,我都忍不住嘴角上揚,轉念卻想,這可是一個剛剛知道自己得了癌症晚期的人寫出的文字啊。

甚至,在有朋友回覆,問他身患何病時,他也只是簡單地回覆兩個字:胃癌。

儘管病情並不樂觀,因爲腸胃不足和身體疼痛,150斤的體重已經跌倒了不足100斤。他依然會發自己在病房的自拍照,持續地在朋友圈報平安,告訴大家自己身體狀況和治療進展,也勸大家一定要別熬夜,在家喫飯,定期體驗。

因爲身體的原因,他用三四天的時間在手機上敲出了一篇長文,這篇文章是他對家人、對朋友的忠告。

他希望大家,敬畏身體:“萬事萬物尤其規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敬畏親人:“大多數的時候我們往往只關注了自己作爲一個自然人的感受,而忽略了很多社會角色,這讓我們變得自私。”

敬畏自己:“不要爲了尋求刺激,或者某些所謂的功利目標,讓自己的身體不斷加重負擔”

他還寫過一篇題爲《萬一你也得了我這麼不好的病,請跟我一起微笑一個,好麼?》,在文章中,他說:“樂觀,是生命最原始的力量。”

02

讀這些文字的時候,我想了很多很多。

想到一個讀者曾經留言給我,說:“老師,我好無助,工作枯燥無味,領導時時發怒,罵人無度,還喜歡窺探員工隱私,覺得生活惡意滿滿。”

我說:“你可以提升技能或者業餘學習,換一份更好的工作吶。”

她說:“哪有那麼容易,下班還是孩子、老公要照顧。”

我說:“可以跟領導提換部門。”

她說:“哪那麼容易,我們這裏一個蘿蔔一個坑。”

我說:“你可以儘可能做好分內工作,不遷怒老闆,也可讓工作舒心一心。”

她說:“哪有那麼容易,老闆吹毛求疵。”

然後,我不再說話。

我明白,一句句的“哪有那麼容易”背後,是一顆不想爲自己承擔責任的心。

在她的世界裏,老闆是錯的、體制是錯的,老公、孩子牽扯精力是錯的。

所以,我能怎麼辦?

可是,如果連身患癌症的劉凌峯都可以選擇積極、選擇樂觀、選擇微笑,選擇把自己的經歷寫下來,讓更多的人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

你就真的別無選擇了嗎?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妻子埃莉諾·羅斯福說過一句名言:“別人想要讓你覺得自慚形穢,但也要你同意纔行。”

我想把這句話改一下:“別人想讓你覺得沮喪、挫敗、絕望、無路可走,也得你同意纔行。”

大多數的時候,我們所謂的別無選擇,不過是因爲,這樣做更容易一些。如果把所有的問題,都歸結在別人甚至命運身上,便可以躺在悲傷與絕望中,理直氣壯地不作爲、理所當然的自怨自艾。

可是,沒有人可以真正的不作爲,面對問題,逃避本身也是一種選擇,一種作爲。

如若把生活比作一場牌局,不管你拿到手裏的是怎樣一副牌,你都註定:必須出牌。不管你是篤定的,還是猶豫的,謹慎的,還是隨意的,出牌權始終都在自己手中。沒有人可以替你出牌,自然,也沒有人可以爲你的人生負責。

03

所以,相比於抱怨和推卸責任。你要明白,負責任永遠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哪怕身患絕境,選擇樂觀面對還是消極接受,這份責任是自己的。

哪怕工作多艱,選擇在工作中成長,還是在失望中消極度日,這份責任也是自己的。

哪怕被生活戲弄,選擇積極抗爭,還是被動接受,這份責任,同樣,也是自己的。

別總以爲推卸責任更容易,其實,默默地忍耐又始終不甘心,比勇敢的接受並主動爲之負責,更磨人心性,消耗人精力。

最近,《延禧攻略》播得火熱,除了女主角魏瓔珞因爲個性分明、敢作敢當圈粉無數。

姐姐在宮中被迫害致死,她在三個月後入宮,只爲弄清楚姐姐死因。在那個皇權至上的年代,誰都懂得,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姐姐不過是一個繡坊的小宮女,誰會在乎她的死活?而無權無勢的瓔珞,又如何查出真相?

在這種情況下,認命大概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但是,瓔珞不僅不認命,憑着一股子執念,不僅闖進了皇宮,還一步步的地接近了事情的真相。還因爲這份不怕事、不管不顧的個性,受到皇后的欣賞和庇護,也得到了皇上的喜歡,最終成爲令妃。

而這一切,都是從一個“我要查清真相”的念頭開始的,若那一刻,瓔珞真的聽從了父親和族人的勸告:不要以卵擊石。之後的一切,便沒有可能發生。

而瓔珞,也只會抱着姐姐去世的謎團,憋屈着過一生。

好在,她選擇了自己去負責,自己去解開這開謎團。

負責的路必是辛苦的,但是那是一條方向明確、能看得見光的路,每走一步,都會離想要的目標更近一點。遠比原地等候判決,更讓人期待,也更值得期待。

所以,請你從明天起,做一個爲自己負責的人。

你會發現,選擇負責任的那一刻起:

你少了幾分抱怨,多了幾分勇氣。

少了幾分別無選擇的無力,多了幾分解決問題的勇氣。

每一個問題的解決,都不是從天時、地利、人和開始的,而是從,你決定解決問題的那一刻開始的。

- The End -

寫在最後

這是一本

讓你成爲自己的書

林清玄講:“人不是向外奔走纔是旅行,靜靜坐着思維也是旅行,凡是探索、追尋、觸及那些不可知的情境,不論是風土的,或是心靈的,都是一種旅行。”

《閱己:做自己的心理顧問》是若杉的第一本書。在書中,若杉將自己的思索細細道來,孤獨中的探尋,焦慮中的摸索,憤怒中的警醒,都是閱·自我中的沉澱;原聲家庭的影響,愛情中的糾結,交友中的踟躕,都是閱·關係中的反思;自律之後的自由,努力中的優雅,朝着夢想進發,是閱·成長中的行動。

如果,你還在爲情緒所困;如果,你還在爲關係糾結;如果,你還在爲職業迷惑。那麼,請放慢你的腳步,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其實,你不必等待千弦彈斷的釋然,不必期待千帆閱盡的瞭然,只去留意生活之旅中的風景,在情緒中、在關係中、在成長中,讀懂自己。閱己之後的明澈,是一種一生都會相伴的幸福。

願你,讀懂自己。

作者簡介

若杉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微博:@若杉baby

人生的理想是:

見不同的人,聽不同的故事

寫不同的文章。

現在統統都實現啦!

願你也走在實現夢想的路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