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以后,日本凭借高速崛起的经济以及与美国之间的特殊同盟关系,一直都可以比较轻松快捷地获得美国的新型航空装备。到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空中自卫队的实力一度达到了历史顶峰,拥有超过200架当时最先进的F15J战斗机,将周边国家的空中力量远远抛在身后。谁知好景不长,随着冷战落下帷幕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相对下降,再加上自身综合国力的持续衰退,日本空中自卫队陷入了装备更新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逐渐被竞争对手赶上乃至反超。

特别是昔日落魄潦倒、土里土气的中国空军,最近20年更是突飞猛进、一日千里,装备的第三代以上战斗机规模已经突破了1000架大关(日本空中自卫队同级别战斗机只有300多架),并且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装备第五代重型战斗机的国家,形成了对日本空中自卫队质量和数量的双重优势,这种优势还呈现出加速扩大的趋势。日本当然不会甘心就此沉沦,尤其是在国内右翼势力抬头的大背景下,接二连三地抛出大手笔军备项目也就不足为奇了,甚至还意图借机突破和平宪法。

在加强空中战力方面,日本的头号工程当属从美国购买并许可生产F35A战斗机,已经敲定的采购计划是引进42架F35A,其中美国生产4架,日本自行生产38架。目前该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顺利推进,第八架日本国产F35A都已经下线了。尽管所谓的国产现在还只是进口散件组装,但是日本想方设法提升防务自主化的野心却是不容忽视的。日本作为F35在亚洲的唯一海外生产基地,依然感到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又在盘算着进一步获取更加重量级、更加敏感的先进武器装备。

这一回日本将目光对准了美国的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该型飞机是在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的基础之上改装而成的,也被称为“电子大黄蜂”。这是一款具有极强电子干扰、电子压制能力的进攻性武器装备,它的机密程度远比预警机、战斗机高得多,是另一款“空战力量倍增器”;这类战机基本囊括了一个国家电子战领域的最核心技术秘密,美国的E2D、F35都可以满世界卖,但是电子大黄蜂却只有最铁杆的盟友才有机会染指,比如澳大利亚曾经购买了12架电子大黄蜂,成为该型飞机的唯一海外用户。

日本欲购电子大黄蜂当然是看中了它的强悍电子战能力,在美军的红旗军演中,电子大黄蜂甚至有成功压制并击落F22的出色战绩。而中国空军最新装备的歼20向来被日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日本空中自卫队希望有了电子大黄蜂的加盟,与F35A协同作战能够有效克制歼20,从而将空中优势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可否认F35A+EA18G的确是一对非常犀利的组合,两者优势互补更是可以充分发挥出1+1>2的体系作战优势。

不过日本的如意算盘也不是那么容易就拨打得响的。一来采购电子大黄蜂还处于意向阶段,什么时候能够落实到位还是一个大大的未知数;二来日本此前并没有装备F/A18系列战斗机的经历,电子大黄蜂对于空中自卫队而言等于增加了一款全新的机型和后勤保障体系,需要付出更多额外的时间和成本,必然会对采购单价和采购规模造成不利影响;三来中国也正在发展类似于EA18G的电子战飞机,包括空军的歼16D和海军的歼15D,前者即将服役,后者沿用前者的成熟系统进度也不慢,还拥有重型机的平台优势和通用化的成本优势。届时日本想要讨到便宜恐怕是难上加难。(利刃/刻雨无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