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秦兆雄,1962年出生于中国湖北,现为神户市外国语大学中国学科教授,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与全球祭孔联盟顾问等职。专攻文化人类学,主要以实地调查来研究比较中日婚姻家庭制度与宗教仪礼以及传统文化。

代表性成果

论文及专著

一)代表性论文:

1.“Rethinking Cousin Marriage in Rural China”Ethnolog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and Social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Vol.XL. No.4. 2001 pp.347-360.

2.“Changes in Chinese lineage and Politics: A Case Study in Rural Hubei” Japanese Review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Vol.3. 2002 pp.3-29.

3.“The Process of Change in the Chinese Family in Hubei Villages” Japanese Review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Vol.6. 2005 pp.3-67.

4. 《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研究报告》31卷1期、2006年9月、117-153页、日文。

5. 《地球时代的文明学》2期、2011年6月、127-158页、日文。二)专著:

1.《中国湖北农村家庭•宗族•婚姻》,风响社,2005年2月,日文。

2.《独居生活——寡妇的文化人类学》(合著),明石书店、2007年5月,日文。

儒见·观点

放眼世界,客观对待中国传统儒学复兴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体现中华文化(文明)核心价值的传统儒学复兴。而中国儒学复兴是一项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放下架子,虚怀若谷,博古通今,放眼世界。

中国传统儒学的内容与形式复杂多样、丰富多彩,不能简单地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其中,尚古主义、尊文卑武以及轻视体力劳动与科学技术等价值取向确实阻碍了中国社会发展与近代化进程;而历代儒家崇尚学问教育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特别是孔子所提倡与践行的仁爱礼乐与六艺文武教育、孟子所提倡的民本主义、朱子所论述的格物穷理、王阳明所强调的致良知与知行合一以及黄宗羲所重视的民权与自由等一系列思想理论都对社会发展进步曾起到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与欧美近代民主思想可以连接互补,在当代具有一定的普世价值,值得参考借鉴并传承发展。

中日祭孔仪式不同,源于文化深层差异

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日两国的祭孔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关联性很多,比如奏乐、恭读祭文等仪式都有保留,但差异性也比较大。 

日本在1800年把孔庙的颜色从黄、红基本色调全部改成了黑色。祭孔仪式除了传承中国传统的祭孔环节以外,同时还加入了日本佛教、神道的元素,比如说,祭孔时有神道“修跋”仪式,日本神道祭祀都有这么一个环节,而中国祭孔没有神职人员举行这个仪式。 从祭品上来说,中国目前基本还是传承几千年来的“三牲太牢”,日本没有采用这些祭品,用的是日本传统的山珍海味。这里体现了两国传统价值,特别是饮食文化特征。日本祭孔还有献茶、讲经仪式。其中讲经仪式在日的延续也引起了我国部分学者的关注与思考。

祭孔仪式的不同,究其深因还是源于两国文化的不同。我们要认识到中日两国文化历史渊源与深层差异性,以更加客观的态度来对待两国祭孔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全球同祭孔意义非常,值得大力推广

中国孔子基金会在2016年发起“全球同祭孔”活动,我非常荣幸成为“全球同祭孔联盟”顾问。中国孔子基金会发起这个活动是个很好的事情,因为儒家思想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接受和认可,不断地在世界范围内弘扬光大。

通过全球同祭孔这样一个活动,让儒家思想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日益地在世界各国得到传承发展,与世界各国文化进行交融,有利于我们吸收世界其它国家的先进文化,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更有利于让祭孔(仪式)文化更加规范,得到更大范围的普及和传承;因此,全球同祭孔值得继续推广发展下去。 

来源:中国孔子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