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秦兆雄,1962年出生於中國湖北,現爲神戶市外國語大學中國學科教授,兼任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與全球祭孔聯盟顧問等職。專攻文化人類學,主要以實地調查來研究比較中日婚姻家庭制度與宗教儀禮以及傳統文化。

代表性成果

論文及專著

一)代表性論文:

1.“Rethinking Cousin Marriage in Rural China”Ethnolog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and Social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Vol.XL. No.4. 2001 pp.347-360.

2.“Changes in Chinese lineage and Politics: A Case Study in Rural Hubei” Japanese Review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Vol.3. 2002 pp.3-29.

3.“The Process of Change in the Chinese Family in Hubei Villages” Japanese Review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Vol.6. 2005 pp.3-67.

4. 《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研究報告》31卷1期、2006年9月、117-153頁、日文。

5. 《地球時代的文明學》2期、2011年6月、127-158頁、日文。二)專著:

1.《中國湖北農村家庭•宗族•婚姻》,風響社,2005年2月,日文。

2.《獨居生活——寡婦的文化人類學》(合著),明石書店、2007年5月,日文。

儒見·觀點

放眼世界,客觀對待中國傳統儒學復興

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體現中華文化(文明)核心價值的傳統儒學復興。而中國儒學復興是一項巨大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放下架子,虛懷若谷,博古通今,放眼世界。

中國傳統儒學的內容與形式複雜多樣、豐富多彩,不能簡單地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其中,尚古主義、尊文卑武以及輕視體力勞動與科學技術等價值取向確實阻礙了中國社會發展與近代化進程;而歷代儒家崇尚學問教育並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爲己任,特別是孔子所提倡與踐行的仁愛禮樂與六藝文武教育、孟子所提倡的民本主義、朱子所論述的格物窮理、王陽明所強調的致良知與知行合一以及黃宗羲所重視的民權與自由等一系列思想理論都對社會發展進步曾起到過積極的推動作用,與歐美近代民主思想可以連接互補,在當代具有一定的普世價值,值得參考借鑑並傳承發展。

中日祭孔儀式不同,源於文化深層差異

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中日兩國的祭孔在形式與內容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關聯性很多,比如奏樂、恭讀祭文等儀式都有保留,但差異性也比較大。 

日本在1800年把孔廟的顏色從黃、紅基本色調全部改成了黑色。祭孔儀式除了傳承中國傳統的祭孔環節以外,同時還加入了日本佛教、神道的元素,比如說,祭孔時有神道“修跋”儀式,日本神道祭祀都有這麼一個環節,而中國祭孔沒有神職人員舉行這個儀式。 從祭品上來說,中國目前基本還是傳承幾千年來的“三牲太牢”,日本沒有采用這些祭品,用的是日本傳統的山珍海味。這裏體現了兩國傳統價值,特別是飲食文化特徵。日本祭孔還有獻茶、講經儀式。其中講經儀式在日的延續也引起了我國部分學者的關注與思考。

祭孔儀式的不同,究其深因還是源於兩國文化的不同。我們要認識到中日兩國文化歷史淵源與深層差異性,以更加客觀的態度來對待兩國祭孔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全球同祭孔意義非常,值得大力推廣

中國孔子基金會在2016年發起“全球同祭孔”活動,我非常榮幸成爲“全球同祭孔聯盟”顧問。中國孔子基金會發起這個活動是個很好的事情,因爲儒家思想越來越被世界各國接受和認可,不斷地在世界範圍內弘揚光大。

通過全球同祭孔這樣一個活動,讓儒家思想以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日益地在世界各國得到傳承發展,與世界各國文化進行交融,有利於我們吸收世界其它國家的先進文化,相互借鑑共同發展;更有利於讓祭孔(儀式)文化更加規範,得到更大範圍的普及和傳承;因此,全球同祭孔值得繼續推廣發展下去。 

來源:中國孔子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