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發現出美來。”

Chardin,Jean-Baptiste-Siméon

夏爾丹

Chardin,Jean-Baptiste-Siméon

1699年11月2日---1779年12月6日

法國

1699年 11月2日,讓·巴提斯特·西蒙·夏爾丹出生。其父親是傢俱工匠讓·夏爾丹。翌日,在聖薩爾比斯接受洗禮。

1723年 與富商的女兒瑪格麗特·桑塔爾訂婚。

1724年 成爲聖路加學院畫師。

1728年 以“擁有描繪動物和果實才能的畫家”的推薦理由當選爲皇家藝術學院院士。

1731年 夏爾丹與瑪格麗特·桑塔爾結婚。父親去世。長子讓·皮埃爾出生。

1735年瑪格麗特去世。

1737年 在重開的沙龍(官方展覽)展出七幅作品。

1738年 夏爾丹的作品《封信的婦女》首次被製作成版畫出售。

1743年 母親去世。

1744年 與遺孀弗朗索瓦·馬格麗特·普傑再婚。

1752年路易十五世間夏爾丹支付五百銀幣的退休金。以後,退休金額每年提高。

1754年 畫家的兒子讓·皮埃爾獲得羅馬獎。

1755年 皇家學院一致選舉夏爾丹爲會計,非正式任命其爲沙龍展覽負責人。

1757年 路易十五世在盧浮宮中賜予夏爾丹居室。

1772年 讓·皮埃爾在威尼斯運河溺水身亡。

1774年 辭去皇家藝術學院會計職位。

1779年 這一睥在沙龍展出的作品成爲畫家的最後參展作品。12月6日,畫家在盧浮宮的自己居室裏去世,享年八十歲。翌日,他的遺體被埋葬在聖日爾曼洛克塞洛瓦教堂。第二年,夏爾丹的妻子去世。

法國只有靜物。自從有了他,纔開始了‘靜的生命’--就像英國人和德國人對靜物的叫法(Still-Life)那樣。”

物體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明晰的幾何形與和諧的畫面成爲莫奈、塞尚、馬蒂斯等畫家作畫的楷模。

夏爾丹畫的實物雖然都是一些常見、平凡的東西,但總能引起熱愛生活的人們思想情感的共鳴,具有一種鮮活的生命感。

早期的繪畫生涯

《鰩魚》1728年

這是夏爾丹 1728 年八月在美術學院首次展出的作品。夏爾丹就因爲這幅畫的關係,在展出一個月後,就被學院接納爲院士。如此輕易地被畫壇上最具權威性的機構,吸收成學院成員是非常稀罕的。

《鰩魚》1728年

這幅畫豐富的色彩和輝煌的光澤,說明他受十七世紀法蘭德斯畫家如史奈德,和同時代畫家如尚·巴提斯特·烏德利的影響。畫面左邊那隻拱起背的小貓,不但增添了動感,甚至增添了幽默感,這在他後期沉靜平穩的作品中,是相當罕見的。

1728年,夏爾丹入選並被接納爲法國美術學院院士後,成爲衆院士中最獨樹一幟的畫家。夏爾丹自始自終走的都是表現真實的藝術道路,並把它真正地做到了“生活化”。

靜物與貓和魚 1728年

夏爾丹是一位描繪中產階級市民生活題材的大師。雖說生活在洛可可盛行的時代,但平民化的生活經歷使夏爾丹無法融入貴族化的洛可可風格和近乎虛妄的學院派藝術。

靜物 1728年

他常用“艱苦”來描述藝術,並堅持教育學生重視在客觀中學習。

吹肥皂泡的少年 1730年

夏爾丹在作畫過程中幾乎不畫素描或是打底稿,竟是用飽蘸色彩的筆在畫面上一揮而就;用這種精湛的一擊而中的能力,極好地表現出體積、色調、輪廓和光線的明暗效果。

洗衣婦 1733年

這種普通市民身上的“美”是同時代畫家們不曾接觸,也是不能容忍的,與他有嫌隙的同僚說他是“把廚房硬拽進了藝術沙龍”。

銅水罐 1733年

著名的《銅水罐》中,夏爾丹就真實地表現了水桶表面油漆剝落的塊塊疤痕,他以樸實的色調、忠實的造型描繪了普通人所用的水罐。這個水罐實在太尋常了,就像他的碟子、水果、麪包、酒瓶、刀叉那樣普通到人們天天在用、司空見慣卻誰都不會在意它們的存在。

銅水罐 1733年

在畫《銅水罐》的這一年,夏爾丹開始畫風俗畫。通過沒有高潮甚至平鋪直敘的視覺遊歷,那些廚娘、洗衣婦、母親、家庭女教師們一一走進了他的畫面,更加重了夏爾丹“世界”中由普通女性而蘊集成的“家”的親切感。

小提琴手 1734年

18世紀30年代初期,夏爾丹將自己的專業從靜物畫轉移到了風俗畫。他改變自己的前進路線也許是希望這與自己作爲皇家學院院士的地位相配,同時也希望以此獲得更多的報酬。他的願望不久便實現了。

銅鍋和雞蛋 1734年

他用溫柔的線條、真實卻並不清晰的輪廓、剋制的色調來顯現出物體的內在屬性。並賦予了這些靜物細膩的美感和生命的光澤,既不刺眼,也不暗淡,是一種不卑不亢、恰到好處的平和之美,樸素而親切。

夏爾丹畫的對象往往是純樸的人物和他們的生活日常,比如嬉戲的兒童、讀書的青年、做家務的主婦等生活形象。

玩陀螺的小孩 1738年

1738年,夏爾丹的《封信的婦女》首次被製作成版畫,此後,他的數幅作品相繼被製成版畫,這爲他作品的流傳起到了積極作用。除了普通市民之外,夏爾丹還受到了王侯貴族收藏家的注意。

廚房女僕 1738年

夏爾丹的色彩也是十分柔和動人的,有着極其豐富的中間色調,常常在暖褐色的背景上跳出幾塊明快的白顏色,這是婦女的圍裙,頭巾的顏色。

集市歸來 1739年

《集市歸來》中剛從市場買菜歸來的女主人一進屋就把左手拿着的頗具分量的食物放在櫥櫃上,右手還拎着一包沒來得及放下的東西

集市歸來 1739年

因爲喘了一口氣,主婦就有一種如釋重負的輕鬆感。女主人穿着樸素卻也耐看的藍衣裙,和地面、牆壁的淡黃色相得益彰,微斜的身姿顯出了女性的線條,臉上的紅潤顯示着健康。

持羽毛球的姑娘 1740年

夏爾丹在這裏把中產階級和市井民衆的家庭生活真實地、富有新意地表現出來,並賦予筆下的人物一種從未有過的健康感、生動感。

午餐前的祈禱 1740年

母親已經把桌上的飯菜擺好,飯前禱告的小女孩卻背不出祈禱文,或是出了別的什麼小問題,母親投去關注的眼神。母親恬淡慈愛、小女孩嬌憨純真,祥和寧靜的氣氛洋溢於畫面。

畫家把紅色、白色和藍色色塊毫不生硬地融合在溫暖的褐色基調中,生動而不張揚,明晰而不搶眼,具有柔和豐富、恬淡雋永的感染力。

畫家生涯的鼎盛時期

在整個18世紀50年代,夏爾丹獲得了世界性的名望、成功和讚譽,他作爲畫家的生涯達到了鼎盛時期。1752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五世爲了表達自己對夏爾丹的尊敬和讚揚向畫家支付退休金,並於1757年在盧浮宮中賜予夏爾丹居室。皇家藝術學院對夏爾丹也倍加讚許。

在整個18世紀50年代,夏爾丹獲得了世界性的名望、成功和讚譽,他作爲畫家的生涯達到了鼎盛時期。

1752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五世爲了表達自己對夏爾丹的尊敬和讚揚向畫家支付退休金,並於1757年在盧浮宮中賜予夏爾丹居室。皇家藝術學院對夏爾丹也倍加讚許。

到了50年代末 ,他停止了人物畫的創作,再次回到他最初就鍾愛的靜物畫上。

鮮花 1760年

他的畫情節總是十分簡單,沒有什麼戲劇氣氛,令人感到平易近人,觀衆也好像是這個家庭中的一員。

籃子與野草莓 1761

1770年,馬裏·皮埃爾被選爲皇家繪畫雕刻藝術學院院長,這使這種變化變得不可動搖。

皮埃爾堅信歷史畫作爲最高層次的繪畫優於其它任何繪畫,輕視“單單是”靜物畫的畫家。

晚年的夏爾丹

晚年的夏爾丹,患了油彩氣味厭倦症,於是他開始改用粉彩作畫。粉彩是粉狀顏料,這種顏料有利於短時間作畫,所以用粉彩創作小幅作品,尤其是肖像畫,可以說是再適合不過了。

畫面中的夏爾丹直視著欣賞者,尊嚴與慈祥被忠實地描繪出來,透過眼鏡及鬆弛的下巴,則讓觀畫者感受出濃厚的人情味。畫面色調以藍色爲主,冷清明晰的背景,完美地襯托出他蒼白的膚色,在靜謐的氣氛中,流露出老年人樂天知命的安詳。

這幅自畫像作於76歲,他對自己既不美化也不醜化,只描繪了真實的自己,我們從他那包裹得嚴緊的頭部中看到的是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充滿自尊與自信,我們看到這位畫家的平凡外貌下藏着一顆從不爲世事成敗所動的心。

他平靜地對待一切,直到臨終前,叫人爲他刮乾淨鬍子,敬候上帝的召喚,他於1779年 12月6日,度過了整整80個春秋,永遠離開了人世。

夏爾丹的藝術是真實的,主張美的客觀存在,並強調真善美的統一,他的畫爲我們瞭解十八世紀第三等級的人民生活,提供真實可靠的形象資料。

羅丹說:“所謂的大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別人見過的東西,在別人司空見慣的東西上發現出美來。”夏爾丹正是這樣的大師。

-[THE EN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