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依江而生,青弋江穿流于市区,伴芜湖人成长;青弋江上有座老桥,历经风雨,饱受风霜,名为弋江桥。老弋江桥旧址是青弋江上第一座桥建成之处,名为“通津桥”。从最初的通津桥到如今的新弋江桥,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❶-

老桥故事之沉浮的老浮桥

老浮桥建于南宋初年,坐落于旧县城长虹门(南门)外的青弋江上,是芜湖市区最古老的桥,历史上称作“通津桥”。

这里是通往宣歙驿道的津中要卡,船只行人往来不绝,十分重要。但后来被爆发的洪水冲毁,阻断了县城南北的交通。

元代初年,人们在原桥址上拼舟搭板架设起浮桥,使用时极为不便,船只通过必须吊起桥板,阻拦两岸行人,等船过去以后,才放下桥板,让行人通过。由于人多拥挤,挤落水中的事时有发生。

更可怕的是春夏之交,浮桥往往被洪水或木排冲散,造成毁灭性的后果。因此,有人建议在此修建石桥,终因经费不足而作罢。

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一个叫性本上人的和尚请人代笔作《募建新浮桥疏》,以文募捐,最终感动了徽商汪伯爵。汪伯爵带头出资,商民踊跃筹款,方造木船20艘,并垫上厚板,在两边设有栏杆,从此行人商旅过桥十分方便,故而称为“便民桥”。

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浮桥北岸立起“襟带三吴”石坊,在南岸立起“锁钥中江”石坊,成为了当时一大景观。

当时,浮桥两岸,店铺林立,行人往来不绝,不远处有甘露寺、城隍庙,寺中香火十分旺盛。南岸是通往宣州、徽州的驿道,商贩旅客络绎不绝。北岸不远处便是繁华的南门湾,拐角又是卖花灯出名的花街,街北头便是县衙门。衙门有人掌管浮桥事宜,每天定时在浮桥上抽闸板,开关浮桥闸板。

小说家吴敬梓曾在芜湖游玩,在他的《儒林外史》中,记述了浮桥景色。

清咸丰年间,清军与太平军在芜湖激战,浮桥烧毁于战火中。以后重修,由商会募捐造船十三艘,并自行管理。

民国时期,官吏借修桥之名,挨家挨户地摊派捐税募款,但每年山洪爆发之时,此桥事故频发,因此,人们也将此桥称为“老虎桥”。

解放初期,政府拨款重修浮桥上下石阶,并设木栅门为“开桥”,作阻拦行人通行之用。

20世纪50年代,芜湖市政府拆除了“老浮桥”,在原桥址上架起了一座钢筋水泥桥,名为“弋江桥”。两边桥栏高高耸起8座灯柱,柱头设玉兰花灯,入夜光芒四射,照耀着桥面水面,俨如一条水上长龙。

弋江桥于1959年4月18日建成,桥长83.6米,宽9米,行车道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米,水泥桥面,四墩五孔,可承重15墩。后因桥体老化,这座走过近60年的老桥封闭拆除。

2015年10月22日,新弋江桥正式通车,市民来往城南、城北更加便利快捷。

新弋江桥既便利了市民生活,又实现了美观。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徽派建筑,秉持“一桥一景”的设计理念,马头墙装饰在大桥的主桥身侧面高低错落,还特意分别设置了一个“飞檐”结构,与附近的“芜湖古城”遥相呼应,韵味十足。

来源:青丝芜湖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