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叢非從

1

在我們工作坊裏,有很多人因爲有“我不夠好”的體驗而找到我。他們有很多類似的體驗:

我的情商比較低,總是搞不好人際關係。

我的家境比較差,別人知道了會嘲笑我。

我長得有點發胖,穿什麼都不如別人好看。

我學歷比較低,在單位中別人都不喜歡跟我交朋友。

……

一個人體驗到“我不夠好”的人,能找出自己的很多不好來。

有不好的地方很正常,金無赤金,人無完人。帶着你的不完美好好生活就好了。可是偏偏有些人,就是跟自己較勁,天天覺得自己不夠好,真沒用。

最近看新聞,某男子喝醉後在地鐵站裏躺着,民警通知其妻子來接走。男子在宿醉裏說了一句話,扎到了很多網友的心:寶寶,我真沒用。

普通人對他們的安慰就是,“親愛你,你已經足夠好了”、“你都不知道你有多好”。

我相信每一個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人,都無數次聽到過這樣的話,然而並不能改變他們對自己的評價。

因爲他們怎麼能輕易的放棄“我不夠好”的自我評價。在意識層面上,他們特別想變得自信、開朗、陽光、積極,特別想擺脫“我不夠好”的感覺,但其實潛意識層面,這是一種癮症,他們不僅不想擺脫,更想在這種癮症的路上越走越遠。

麼是癮症,就是明知道不好,但就是放不下。爲什麼呢?因爲有快感啊。

所有的癮症,都是因爲割捨不下的快感。“我不夠好”也是這樣一種癮症,背後有你割捨不下的快感

2

人總覺得,是現實條件真的不夠好,所以纔對自己評價爲“我不夠好”,這是對自己的客觀評價。但實際上,評價這個東西怎麼可能有客觀。人如果想體驗到自己不夠好,他有很多方法可以實現。比如說:

01 往上比。

你覺得自己是個窮人嗎?看你跟誰比。

你覺得自己學歷高嗎?也得看跟誰比。

你覺得自己情商低嗎?還得看跟誰比。

你覺得自己懶嗎?得看標準是什麼。

當你開始對自己進行評價的時候,你已經無意識地設置了一個參照客體。跟這個客體比起來,你得出了自己好或者差的結論。

可以肯定的是:比你好的人,是無限多的。比你差的人,也是無限多的。你的外在條件是無法短時間改變的,但是參照對象卻是你選擇的。那麼,你自動選擇的,是向上比呢,還是向下比呢?

你會覺得自己差,其實是因爲你發現了身邊有個比自己更好的一個或幾個人而已。然而那一刻,這些個人成了你的全世界。你的眼裏,此刻,只有比你好的這個人,沒有別人。如此,成功解鎖“我不夠好”的體驗。

你可以問自己:你對哪些人更感興趣呢?

02 虛構一個“正常”。

你可能會覺得,自己沒有跟某個人比,是跟“正常人”比,跟“平均值”比,跟“大多數人”比所得出的結論。可是,你這個“正常”和“平均”是哪裏來的呢?

你可能基於身邊的人和自己的圈子得出的結論。也許你在這個圈子裏,的確是水平值比較低。但你不考慮下,這是你處的圈子太高了,而不是自己太低了嗎?

你進入華爲的圈子,就是會覺得自己太懶了。你進入精英的圈子,就是覺得自己太笨了。你進入清北交復,就是會體驗到自己學習不好。

你不去懷疑自己的圈子太高檔了,而懷疑自己的水平太低檔了,你把你所處的圈子平均水平當成正常水平,你就可以成功解鎖“我不夠好”了。

此刻,你所處的圈子,就成了世界的全部。你的眼裏只有這個圈子。

03 把不好的點擴散到面。

即使你的比較值真的是與大多數人相比,真的是這個世界的平均值,比如你長得矮,輸給了郭敬明。那這能說明什麼呢?這隻能說明你在某點上真的很差啊。

你在A點上差,這個能說明你不夠好嗎?你那些優勝的BCDE點呢?

比如說我,我賺錢可能賺不過王家的和馬家的,但是他們做心理諮詢就未必能做過我。比如說你,雖然你長得醜,但是你想得美啊。你怎麼就只看到了自己不夠好的這一個點呢?

這就是神奇的

多米諾自我否定效應

一個點不好,可以推導出整個自己不夠好。但一個點好,卻無法推導出整個自己夠好。典型的意識選擇認知的結果。

所以你想體驗到“我不夠好”嗎?

你只要眼裏只有短板,把短板昇華到自我,而忽視掉自己的長板就可以了。

04 只在乎負面評價。

一個同學說,他從不發朋友圈。我問他爲什麼,他說受不了別人批評。你發旅遊照,就會有人說你嘚瑟。你發自拍,就會有人說你自戀。何必呢?

我就發現他有一個特點:只對否定感興趣。你發朋友圈,批評和讚美,都會同時存在。然而你是爲哪些人而做出的關於朋友圈的決定的呢?

當你做了一個演講,有的人鼓掌,有的人在聽講,有的人在低頭看手機。你更在意哪些人的表現呢?

當你做提交了一份報告,領導做出了批評,要你回去改改。你是看到了“批評”呢?還是看到了“指點”?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做事情,必然會同時存在正負面評價。這時候考驗你的注意力的時候就到了:

你是在對哪部分評價做反應呢?你的眼裏有哪部分評價呢?

如果你只對負面的評價起反應,你的眼裏會只有負面的評價。這時候負面的評價就會成爲了你世界裏的全部。那就恭喜你,喜提新勳章——

我不夠好。

3

通過這4點,你會發現,人不是自己不夠好而體驗到“我不夠好”,而是想體驗到“我不夠好”就去找證據證明我不夠好。

看起來人是在犯賤,給自己找難受。但其實上帝這麼設置,肯定有他的意義所在。另外一個意義會單獨撰文再談,今天只談一個意義:

符合媽媽爸爸給的人設。

嬰兒在生下來的時候,他是沒有自我認知能力的——沒辦法,生理決定的,他1歲多才有了自我認知功能。當他剛開始有自我認知的時候,他對自己的認知就是空白的。那麼他就需要完成自我認知。

人對自己的評價是怎麼完成的呢?

人都是通過環境反饋,來完成自我評價的。環境反饋包括:他人言論,測評,資料,數據,專家言論等。

你150斤,你胖嗎?一開始你覺得自己胖。但當所有的資料、專家言論、人羣評價,都說你這種情況叫做瘦的時候,你就漸漸相信,然後形成自己很瘦的認知了。

那對嬰兒來說,他是怎麼獲得的呢?

很遺憾,他是基於他的世界裏爲數不多且非常重要的客體——爸爸媽媽給予的評價而建立起來的。

這倆人在你小的時候,就開始了給你千百萬次的催眠

—— 你不夠好。

你能獲得的“這裏不夠好”和“那裏不夠好”的暗示,要遠遠大於“你很好”的暗示。一個成年人在這種長期催眠的環境裏尚且會產生大量自我懷疑,何況沒見過世界的小孩子呢

他無法抵抗,他只能認同媽媽爸爸的評價,內化爲自我評價。

這種內化的行爲,是有生存意義的。你也得認爲自己不夠好,和媽媽爸爸的評價保持一致,你才能更好地生存。不然你可以想象下:

當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你的爸爸媽媽認爲你不夠好,而你卻認爲自己非常好。這時候,你在這個家裏生存,會有什麼體驗呢?會多出哪些壓力呢?

4

遺憾的是,人長大後,一直帶着這種自我評價。即使當他在物理上離開了爸爸媽媽,也會忘記要去修改最初被植入的人設。

更可怕的是,人一旦形成了對於自己人設的評價,他就不會再去全面看待現實。他會選擇性看待現實,哪些現實符合我對於自己的認知,我就對哪些現實感興趣,只盯着這些差的部分。

這個就叫:

選擇性注意。

所以你很差,是事實嗎?

是的。你很差,的確是事實,但那不是你的全部。你有很差的部分,也有很好的部分。你有很差的時刻,也有很好的時刻。你不是很差,你只是有的地方差。你不是很差,你只是不完美。

可是,誰不是這樣呢?

現在,你已經長大了。小時候你沒有能力鑑別爸爸媽媽對你的評價,那是沒辦法的事。但是現在你是否依然要認同他們給你制定的人設,就是你自己的問題了。小時候爸爸媽媽總是給你穿綠衣服,你沒辦法。但現在你獨立了,要不要繼續穿綠衣服,就是自己的問題了。

所以你不需要矯正“我不夠好”的認知,那有些自我安慰和自我欺騙。你只需要去拓寬你對自己的認識,不僅看到不夠好的點,也看到足夠好的點。對於自我評價,你需要的是拓寬,而不是矯正。

你要知道:你在某些地方的確很差,可是這不影響你在另外一些地方非常地好。

作者,叢非從,一個好玩、深邃又實用的心理諮詢師,研究關係、情緒和成長,長期在北上深開設“薩提亞自我成長工作坊”和“OH卡探索潛意識工作坊”,著有《自我成長的力量》《原來,懂比愛更重要》、《薩提亞模式與自我成長》等。他的微信公衆號是congnotcong,趕緊去把你落在那的靈魂撿回來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