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凤子(1886~1959),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和艺术教育家,职业教育的重要发轫者,“江苏画派”(新金陵画派)的先驱和最重要缔造者之一。培养了如李可染、朱德群、吴冠中、刘开渠、王朝闻等一大批中国美术大家,在中国美术史和美术教育史上留下了重要一页,被誉为中国美术界的百年巨匠”。

他还曾免费授艺教徐悲鸿学素描,并被徐悲鸿尊称为老师,后又推荐徐到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授。20世纪,吕凤子的名声比徐悲鸿、齐白石还要高,抗战时办过一次美展,唯一的金奖作品就是他的《四大罗汉》。他也是唯一一位被前苏联称为“人民艺术家”的画家。

三次办校,两次捐献

最终落得两袖清风

按照吕凤子的说法,他一生做了三件事,其一是画画,其二是教书,其三是办学,但都没做好。其实这三件事,凸显了他所毕生追寻的人文理想和生命旨归。

1886年7月7日,吕凤子出生于江苏丹阳。3岁习字,4岁即能背诵 《论语》《孝经》,5岁受私塾教育,15岁考中秀才,被誉为“江南才子”。废科举后考入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1907年),师从著名学者、近代奇人、书画家李瑞清先生,毕业后留两江附中任教。1910年于上海创办“神州美术社”,成为中国最早的现代美术学校之一。

1938年,日军铁蹄之下,江南失守,丹阳沦陷,吕凤子历尽磨难迁正则学校入蜀,后在重庆璧山创立正则艺专,并担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的校长。

璧山远离重庆几十公里,没有重兵把守,经常发生抢人事件。有一天夜里,一群强盗将吕凤子家中的财产一抢而空,还将赤脚的吕凤子绑起来,押出家门,走了两百多公尺。旁边的驻军知道后,高举火把,追赶抢匪。抢匪们在慌乱中四处逃窜,吕凤子才幸免一难。他哀叹道:“没有国,哪有家?国破家亡,此恨难消!有些人不参加抗战,却乘人之危抢劫,令人痛恨。”

后来,吕凤子又举家迁往江津,离陈独秀的家很近。早年的吕凤子在北京女师教书时,就和陈独秀认识,抗日战争初期在渝重逢,自然常去看望陈独秀。陈独秀十分赞赏他的观点及实践,并表示:“国难当头,凤先生能继续坚持教育阵地,传播文化艺术,让愚昧的同胞看到光明,实属难得!”

1940年春季,张大千专程来璧山看望吕凤子。谈到办学,张大千知道吕凤子缺乏资金,就劝吕凤子不要自找苦吃,还是卖画谋生,可糊口养家。吕凤子却说:“矢志办学,吾意决矣!”张大千见他态度坚决,改口说道:“小弟限于财力,爱莫能助,无钱可以出力啊!这样吧,我助你到成都举办个人画展。”

吕凤子在成都一鸣惊人,筹款五六千元,一分钱未留,全部作了办学经费。张大千感动地说:“吕凤子人品高尚,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一心办教育,为人师表。”

1940年初,共产主义先驱王若飞的舅舅黄齐生由于参加革命受到迫害,从贵阳到重庆逃难。吕凤子却不怕牵连,聘请黄齐生为文史教授。黄齐生常到八路军驻渝办事处,了解到许多抗战形势与新思想,随时向吕凤子传达。吕凤子虽不出学校,但每当知道这些后十分兴奋。有一次,黄齐生对吕凤子说:“凤先生,延安是我国革命抗日司令部,宜有所慰问。”吕凤子很有同感,发动师生作书画数百幅,他本人也画了若干幅,转交给八路军重庆办事处,由王若飞带到延安分送。

黄齐生1944年赴延安,把吕凤子的画转给毛泽东,还向毛泽东介绍吕凤子和他在重庆办学的情况,毛泽东不断点头说:“吕凤子先生精神可嘉,他的眼光已经投向了抗战胜利之后。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需要教育。黄先生,你替我转达问候,我还要叶志熊(秘书)写一信谢吕先生。我们这里开展大生产劳动,丰衣足食,而精神食粮正当需要之时。”

1946年3月12日,当黄齐生返渝时,毛泽东又拿出一条延安毛毯,请他转交给吕凤子。

毛主席馈赠吕凤子的毛毯

抗战胜利后,吕凤子将整修一新的校舍,无偿交付当地,然后迁蜀校回故乡丹阳,在废墟上重建正则学校;解放后,他又第二次把校产毫无保留地捐献给故乡,就连他女儿想保留一架钢琴的愿望都不予满足。

三次办校,两次捐献,吕凤子落得两袖清风,就连稿酬和工资都拿来贴补校用,且多次免去困难学生的学杂住宿费。许多当年的老学生,到了白发苍苍的暮年,只要提到曾给予他们无私关爱的吕校长,都忍不住热泪横流。

画罗汉图,讽喻时局

获誉“人民艺术家”

《四阿罗汉图》

除了办学教书,吕凤子还以罗汉画和“凤体”书法称誉艺术界。其中《四阿罗汉图》题诗曰:“皆来闻见,弥触悲怀,天乎、天乎。狮子吼何在?有声出鸡足山,不期竟大笑也。”画面上四个阿罗汉仰着面,一个在悲天,一个在悯人,而后面两个阿罗汉则在嘲笑西北方的声音。作品借阿罗汉讽喻时局,耐人寻味。

吕凤子书法

傅抱石曾说:“凤先生的绘画意境高超,笔墨功夫很深。学中国画就得取法乎上,凤先生的画就是上品”;黄宾虹也称其“观于斯作,不胜钦佩”;钱松喦曾道:“我平生最佩服凤先生,他不但艺术高超,而且人品高洁”;徐悲鸿更称赞吕凤子的艺术:“承历世传统,开当代新风,三百年来第一人”!

抗战时期,吕凤子以画笔反映中华民族在日寇铁蹄下遭受的灾难,人民大众因战争而逃亡的苦难。1938年,他的《逃亡图》、《敌机又来也》被国民政府教育部选送到前苏联参与展出,因作品深刻的思想性、人民性和现实性,引起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共鸣,被前苏联推崇为“人民艺术家”。

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给吕凤子的信

1941年,为感谢美国总统罗斯福援华,国民政府邀吕凤子为罗斯福画像。他创作的《罗斯福像》以国民政府名义,祝贺罗斯福连任美国第三届总统。罗斯福总统来函致谢,并捐赠两千美金,支持吕凤子办学。

吕凤子先生晚年,精心刻制了”而今乃得生之乐“,”老子犹龙“两枚印章,作画时钤在画上,以彰其志,他说:“这快乐是忘我无私的共产党给我的,是毛主席给我的。我又怎能不谢他呢?我感谢他,我爱他,等于我爱太阳。我爱太阳,我将画太阳,画人民爱戴的太阳,画太阳的光,画太阳的热,无休地画到手僵,笔直!”

吕凤子晚年多病,患有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心脏病等。北方的友人请他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董必武、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作画,他都欣然提笔挥毫,一一画好寄去,还作了《马克思像》《孙中山像》《鲁迅像》等,表达了他对这些伟大革命家的崇敬之情。

1959年夏,吕凤子先生肺癌已进入晚期,被困倒在病榻上。那年国庆节,吕凤子生命垂危,他要家人扶着,画了老松三幅,其中一幅是《寿毛主席》。

吕凤子《寿毛主席》1959年作

画面上,吕凤子题着思考已久的诗句:“辟地开天畅生力,谁实主之毛主席;主席其神乎?穷通一往变无极。谁使变皆成奇迹,主席其圣乎——主席非神也。从未自居是圣哲,却自喻拟而今而后,个个人人都得到炼成的那块历劫不磨铁。不磨铁,能发异光产奇热,光愈明,热愈烈。这便是六亿五千万人民共仰的毛主席。寿毛主席,一九五九年国庆日,卧病苏州,老凤。”

这是吕凤子不幸长逝前的绝笔。

1959年12月20日,吕凤子卒于南京。

曲高和寡,名低实高

美术界的百年巨匠

钱松喦之女钱心梅曾回忆道:“我父亲在世的时候,对现代画家中最推崇的就是吕凤子先生。说他画品极佳,人品极佳。”为此,钱老把自己唯一学画的女儿送到丹阳正则艺专,还亲自将女儿送到学校门口,此时正好看到吕凤子走出来,钱老就对他女儿讲:“这是吕凤子先生,我们上前去请安吧。”

有人评价吕凤子先生是“品德第一,功业第二,学问第三,书画第四。”然而这样一位值得尊敬的艺术大师,为何现在不为人所知呢?

正所谓“曲高和寡”,吕凤子先生走的是高端的路,他的画既有西画的造型,又有中国书法的根基,而有这样基础的人实在找不到,所以他的学生中能真正达到他水准的极少。

另外,吕凤子先生将毕生精力给奉献给了教书与办学,他并不做一个职业画家,一辈子作画也不过2000张,许多画又被带到海外去了。而且新中国成立后他得了重病,作画较少。

他在现代画坛上属于名低实高,张大千先生曾说:“他的才华真高,但是他的生性却很淡泊,简直可以说已经到了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步,要是他稍微重视一点名利,他的名气就会大得不得了。”

“古人不求名声,不较胜负,不恃才智,不矜功能,故通体皆是道义。” 宋代大儒陆九渊这段话,正可以作为画家吕凤子的精神写照。

责任编辑:子曰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温馨提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学习分享,不作商用,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