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寫作很講功夫,這裏所說的功夫,也就是公文的基本功。公文的基本功,包含的因素也比較多。可以歸納爲幾個主要方面。比如文字寫作的基本功、主題的把握,組織材料的能力,謀篇佈局,特別是對政策、法規的把握,材料的積累,對事件、事情、事項的的瞭解,這些都涉及到公文寫作的基本功。古時候有一個小故事,叫做“磨刀不誤砍柴工!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只要準備好工具,掌握了方法,做事就可以事半功倍。”

就是說,事前做好準備活動,雖然要花費一些時間,但不會影響工作和學習的效率。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辦成一件事,不一定要立即着手,而是先要進行一些籌劃、進行可行性論證和步驟安排,做好充分準備,創造有利條件,這樣會大大提高辦事效率。辦事是這樣,寫作也是這樣,公文寫作當然也是這樣。

公文寫作啓迪:

1、明確任務,確定主旨。明確公文寫作的任務,這一點非常重要,也可以說是公文寫作的起點。你爲什麼寫這篇公文?寫這篇公文要解決什麼問題?如果你對這個還不明確,可以多斟酌一下領導的意圖,領導的指示,對這項工作做一個徹底的梳理,理清這個頭緒來龍去脈,這對你明確任務,確定主旨很有幫助。

2、進入情況,理解本質。如果你接到寫作任務以後,對所寫作的情況都不瞭解,不熟悉,就匆匆忙忙開始寫作,那肯定是寫不好公文的。當你對情況有所瞭解以後,你還得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對事情發生的起點、經過和結果全面的把握,分析事件發生原因,事件之間的相互關係,影響,發展的規律,理解的事物,事件的本質。這樣你才充分擁有了發言權,你的寫作權纔是當之無愧的。

3、掌握政策,佔有材料。如果只是進入情況,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掌握了事情的規律還不夠,要寫好公文,還得掌握政策,充分佔有材料。這是現在的公文寫作的站位問題,對政策的把控問題,對工作的指導性問題,對事情解決的可行性問題等等。掌握政策以佔有材料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充分的掌握政策,你佔有的材料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如果你光掌握政策,沒有大量佔有材料,那也很難做到有的放矢,解決問題。

4、謀篇佈局,擬好提綱。但前面三點你都充分準備了以後,你就可以進入具體的寫作環節了,是謀篇佈局,擬好提綱階段了。當我們正式接受撰寫公文任務之後,不能急於求成,首先要對所掌握的材料進行一個梳理,在佔有大量材料的基礎上,認真分析研究,進行思維加工,將零散的感性的材料,通過歸納分析上升到系統理性的高度,明確結論,確立觀點,然後列一個提綱。在上面步驟準備完畢後,再動筆寫作寫作,從時間上來看好像佔據了不少時間,不太划算,不如接到任務以後馬上動筆來寫,其實不然。前者由於經過較爲充分的思考,材料顯得新,觀點確立準,結構思路清,這樣寫出來的公文一般不會出現較大的返工。後者由於匆匆開筆,缺乏充分的思考,不但寫起來缺胳膊少腿,而且由於懷胎月份不夠是個早產了,所以常常會出現待返工,被領導推倒重來,也是家常便飯,反倒耽誤了時間。

所以說,七分想,三分寫,最後當然是一氣呵成了。在實際的寫作中,也不要寫寫停停。最好是一次成功文,如果時間充裕先放一放,再反覆修改。是快速成文的一條經驗,俗話說得好,“磨刀不誤砍柴工”。(來源:公文寫作之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