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初雷軍與董明珠打賭,五年之後小米要超越格力。在雷軍挑戰董明珠那一年,格力的營收是1200億元,小米則只有區區260億元。

五年前的一句話導致五年後要拿出10億元,這大概說的就是雷軍。當初雷軍與董明珠打賭,五年之後小米要超越格力。一個代表互聯網新零售,一個代表傳統制造業,雙方如此較勁自然也引起大家格外關注,如今五年已經過去,這件事也終於有了結果。雷軍終究還是不敵格力,但也只差了一點點。

雷軍輸了10億元:小米最終不敵格力,但成長速度讓人刮目相看

從2018年兩家公司的經營狀況來看,格力的營收達到1981.2億元,小米則是1749億元。由於兩家都是上市公司,所以這個數據可信度也就相當高。而最終結果也很明顯,小米終究沒有超越格力,雙方尚有200億元的差距,所以雷軍要拿出10億元了。

雷軍輸了10億元:小米最終不敵格力,但成長速度讓人刮目相看

不過在看到這個結果的同時,也要看到數字背後的信息。格力電器已經經營了至少二十年,和二十年前對比確實有了驚人的發展。而小米呢?在雷軍挑戰董明珠那一年,格力的營收是1200億元,小米則只有區區260億元。五年時間裏小米從只有260億元發展到了只差200億元,不誇張的說,小米用五年時間走完了格力二十年的發展歷程。

雷軍輸了10億元:小米最終不敵格力,但成長速度讓人刮目相看

另一方面,小米和格力在強化自身業務的同時,也在向對方的領域滲透,結果大家可能都知道了。小米的家電和百貨越賣越多,而且口碑相當不錯。格力的手機則一直處於默默無聞的狀態,始終沒有什麼大的發展,儘管董明珠甚至親自在節目中宣傳過,可惜最終銷量幾乎忽略不計。

從發展速度以及擴張的趨勢來看,五年之約是小米輸了,但如果當初定的時間是八年、十年的話,結果可能就會變得很難預料。

雷軍輸了10億元:小米最終不敵格力,但成長速度讓人刮目相看

雖然小米在營收上落後了格力200億元,最終格力贏了,但這樣的結果也完全有底氣說小米其實也不算輸。畢竟這五年裏,這件事本身就讓小米賺足了人氣,更何況經過五年的對比,在關注結果的同時讓更多人看見的是小米的成長速度。同樣,格力作爲老牌企業和家電中的航母,格力也表現出了驚人的戰鬥力,這樣大規模的企業還能保持這樣發展速度也是相當不容易的。如果倆人再來一輪,大概都會對對方有所顧忌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