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網絡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買賣盈虧自擔。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投資者發現股票被套之後,首先想到就是如何進行解套。當然,有時選擇在低位補倉也是一種不錯的應對策略,在如股票的背景沒有出現改變時選擇低位補倉或許是最合適的處理方式。那麼如何在低位進行補倉呢?

正確的補倉操作,不僅對攤低持股成本、提高獲利概率大有好處,而且對增加交易機會,激發操作活力也將起到明顯作用。

低位補倉是需要保持良好心態,不斷提高操作技藝,纔會對可能出現的各種陷阱早作準備、應對自如,才能在補倉操作中進出有度、把握主動,最終達到熊市少被套、牛市不踏空。  

補倉技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在補倉對象的選擇上,須“棄生擇熟”。 

正確的做法是,補倉操作時,堅決不碰陌生股票,尤其不眼紅漲幅榜上的大牛股,包括漲幅大的強勢股和漲勢急的熱門股。與此同時,適量、逢低、按計劃補倉熟悉的“自選股”,特別是之前曾經買過但買後被套甚至深套的“被套股”。  

二是在補倉時機的把握上,須“棄漲擇跌”。

這種補倉法正好與“追漲殺跌”法相反,可能在補倉前後投資者會覺得“不爽”,但從最終結果看,這是補倉操作的較好時機。而“追漲殺跌”式的操作,很容易犯下大錯,且極有可能使原本低位補倉的操作最終變成高位追漲。正確的做法是,在補倉的時機上做到“棄漲擇跌”,或根據大盤點位事先設好“待買點”,並在“到點”後的下跌中進行補倉;或根據個股價位預先設好“待買價”,再在“到價”後的回調中逢低補倉。  

三是在補倉數量的確定上,須“棄重擇輕”。

在補倉數量的確定中,一些投資者時常會出現極端式錯誤:滿倉、一次性補入單一品種。結果,當補倉後大盤出現上漲、補入的股票不漲,或大盤大漲、補入的股票小漲時,就會影響心態乃至操作。正確的做法是,確保做到“兩補”:一是不同品種之間的“搭補”,一般用“均分法”(幾個品種之間平均分配補倉數量)控制單一品種的補倉上限;二是同一品種內部的“分補”,通常用“批次法”(單一品種內部合理安排補倉批次)確定每次補倉的具體數量。  

一般情況下,投資者只要按以上原則和技法進行低位補倉,操作的成功率會比較高。但在實盤交易中,一些主力也會從投資者的共性特點出發,採取針對性的“忽悠術”來麻痹急於補倉的投資者,一些警惕性不高的投資者則會在補倉操作中一不小心落入主力精心策劃的陷阱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