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聊城鐵塔商場興建於1985年,這是一個對於60—90年代的人來說,有着深刻回憶的地方。1958年之前,從聊城去濟南,要在古樓北大街北門路東的原“相府”長途汽車站坐車,經過北關水橋,在北關街、聊堂路路口聊城地區公路段處,沿着護城河北岸向東北走,到達老王口橋再向東到板橋出聊城,這一段公路(309國道)就是“北順河街”,也就是東昌路的前身。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越來越多的高樓大廈、各種商圈漸漸出現在聊城街頭。

▲俯瞰東昌東路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聊城的車輛越來越多,道路越來越寬闊。

▲濱河大道

我們擁有的越來越多

失去的,也越來越多

幸好,有人用影像幫我們留下了

一份又一份的珍貴回憶

13老照片

帶你搭乘上回到過去的時光機

一起去看看這幾十年聊城的變化

尋找回消失的聊城!

聊城撤地設市,一晃21年

<聊城撤地設市慶祝大會>

1997年8月29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收到國務院國函[1997]82號文批覆,同意撤銷聊城地區和縣級聊城市,設立地級聊城市。當年9月29日,山東省人民政府下發魯政字[1997]236號文,確定撤銷聊城地區和縣級聊城市,設立地級聊城市。

1998年3月26日上午,在東昌賓館禮堂內舉行了“聊城撤地設市慶祝大會”。

都市夢變成了現實

<上個世紀的百貨大樓>

上個世紀的百大路口,百貨大樓絕對是最爲奪目的一座建築。高大的樓房和周邊低矮的磚瓦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時的東方紅照相館,現在的金鼎商廈;當時的1路車,也是唯一的公交車,你還記得嗎?

而如今,城市建設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聊城人的都市夢變成了現實。林立的高樓,風景如畫。

年集依然存在,只是換了模樣

<新華廣場春節前年集>

1987年春節前年集,在城區新華廣場(古樓東)擺滿了三開門大立櫥,三開門立櫥是當時非常時尚的家居之一。

如今,聊城依然有大大小小的集市:每逢四開集的昌潤路大集,蔣官屯的年集……年集裏濃濃的年味兒,集市上的貨品變化見證了人民生活的變遷。

希望這條路與時光同長

<北關水橋>

聊城的東昌路第一個名字叫北順河街。

1958年之前,從聊城去濟南,要在古樓北大街北門路東的原“相府”長途汽車站坐車,經過北關水橋,在北關街、聊堂路路口聊城地區公路段處,沿着護城河北岸向東北走,到達老王口橋再向東到板橋出聊城,這一段公路(309國道)就是“北順河街”,也就是東昌路的前身。

東昌路第二個名字叫東方紅大街。

1958年大躍進中,北順河街更名爲東方紅大街。東方紅大街1976年以後才叫東昌路。

記憶中的人民公園

<人民公園>

花園路上的老公園充滿了回憶,現在的人民公園也是溫情滿滿。

京九鐵路通火車

<聊城通火車>

1996年9月1日,京九鐵路聊城站正式通車。聊城羣衆圍觀京九鐵路通火車,看起來很熱鬧。記得那時候,坐在爸爸肩膀上看了好久,也沒有看見火車,不過心裏還是激動不已。

消失的“鐵塔商場”

<鐵塔商場>

聊城鐵塔商場興建於1985年,這是一個對於60—90年代的人來說,有着深刻回憶的地方。

“90年代的鐵塔商場,大門是一個鐵牌坊,上書“鐵塔商場”幾個大字,進去就是一排排的大鐵棚子了,棚子裏攤位一個挨一個,很是熱鬧,棚子的地面印象中鋪的是紅磚,遇到大風天塵土飛揚,現在還記得跟媽媽去逛商場的情形。”

八九十年代的聊城人,熟悉的是西北角里的小商品批發城,西南角的電子批發城,還有南北兩側的服裝鞋帽批發市場。

你的母校可能改名了

<七十年代的山東師範學院聊城分院>

七十年代的山東師範學院聊城分院,現在是聊城大學。

回到夢開始的地方

<聊城二中>

看到這張70年代的聊城二中,你是否也會想起當初自己的青澀模樣?

奢侈的“大哥大”

<手機>

那個年代的大哥大很“洋氣”,能擁有它的人,大多數都是私企的老闆,很令人羨慕。

如今,手機再也不是奢侈品了,幾乎人手一臺。不變的是手機在現代人生活中依然佔有重要的地位。

還有許多可能我們都未曾見過的

它們也在時代的變遷過程中一點點消退了

很多甚至已經完全退出了歷史舞臺

不知道未來還有什麼會悄然逝去

不知道經常走的老街可以存在多久

不知道經常喫的老店還可以見到幾家

儘管歲月荏苒,時光爲聊城打上烙印

建築會衰老、老照片會褪色

但留在我們記憶裏的聊城永不消失

關於聊城,

哪些畫面仍然讓你無法忘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