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仙鶴草",一定別放過,燒成灰敷一敷,根治痔瘡不復發!

痔瘡是肛腸科常見病,常因長期喫辣、飲酒、過度勞累引起。病發後,初期便血少、痛感較輕。若未及時治療,後期會大量出血、劇痛,嚴重者可引起貧血、肛門溼疹!那麼,它到底有哪些具體症狀,又該如何治癒呢?

一、痔瘡分類與症狀

1.內痔:患病人最多,生長於肛墊粘膜下。

病因:肛墊受便祕、退行性變或靜脈屈曲影響產生。

症狀有便血、疼痛、瘙癢、粘液流出、脫出等。

2.外痔:生長於肛門處,蹲位可見。

病因:靜脈屈曲或肛門破裂後發炎後產生。

症狀主要以異物感和疼痛爲主。

3.混合痔:內外痔相融合,同時生長;病因與以上同。

二、痔瘡治療,你適合哪一種?

針對上述症狀,主要有兩種治療方法。

1.手術:適用於血栓後期、痔核纖維化較大的患者。

手術治痔的優點是見效快!一場30分鐘左右的手術,就能摘除痔瘡。但由於傷口位置特殊,會日日經大便摩擦,所以恢復期較長,16天左右,期間疼痛劇烈;且風險也較大,若主刀醫生操作失誤,可能會引起終生性腸液下滲、失禁等;複發率也在十之三、四。因此,除非病情到了極嚴重的地步,否則,不建議手術治療。

2.藥物:90%以上的痔瘡患者都是通過藥物治癒的。

目前醫院常用的治痔方式有栓劑、藥膏、藥液、食療等多種方法,多爲中草藥方劑。這是因爲肛部敏感脆弱,對藥物吸收能力較強,不適合刺激性較強的西方藥物。

而中醫藥以安全、健康、標本兼治聞名,是最合適的一種治療手段。它能通過上述手段,治、養結合,對人體進行由內而外的調理,在內疏通腸道,改善排便;在外殺菌止痛、軟堅消腫,使痔核縮小,從而達到治癒痔瘡的目的。

1箇中藥偏方,能減輕痔瘡痛苦

【仙鶴草外敷法】 收斂止血,適用於痔瘡便血

用料:仙鶴草15g(鮮品30g)。

炮製:將仙鶴草全草洗淨,切斷,曬乾後,置於藥鍋。以大火翻炒,至大半成炭黑色,並見火星,噴灑清水滅去,晾乾制炭;便血時敷於患處。

位置分佈:路旁、溪邊、草地、灌叢及荒地上,皆可找到。

偏方固然有效,但製作不易,且效用不全面,無法做到止痛消腫,不如選擇效果更好的中藥成品方劑,在《中醫藥典》上曾經刊登過一個方劑——【本草崗清草本抑菌膏】就是傳承百年的古方,依靠古法,從藥材原產地取材,經過36道工序炮製而成。其藥效能透過痔核黏膜,能清熱祛溼、去腐生肌,使壞死的血管組織萎縮、脫落,迅速消除肉球,療效顯著!

根據患者反饋,堅持一個週期,痔核就消失。曾被CCTV和多家媒體報道,作爲被食藥監局備案的正規純中藥產品,現在足不出戶,在淘宔上就能找到。

患上痔瘡後,不僅要堅持用藥,在生活中也應該多加註意。

1. 飯後走一走:飯後散步可促進腸胃消化,改善痔瘡。

1. 便後洗一洗:排泄後,肛部殘留糞便會滋生細菌,促發炎症。因此,建議痔瘡患者便後清洗肛門,保持衛生。

1. 早餐喫水果:早餐後可以喫1個蘋果或者香蕉,長時間堅持,能改善腸道環境,是排泄更順暢,使痔瘡遠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