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這場霸凌裏,沒有一個人是倖存者:肖子強伏法,倪迦被開除,陳勁生身心受創——每一個施暴者,都得到了懲罰,無論施暴原因是主動還是被動。第二次霸凌,倪迦因爲家庭原因缺席而逃過一劫,陳勁生變成了施暴者,肖子強被擰掉一隻耳朵,肖凱明也成爲陳勁生的一條狗。

小說《痛仰》,三觀不正?

有人說它三觀不正,我卻看到愛與救贖。

但毋庸置疑的是,對於校園霸凌,我持完全否定態度。

第一次霸凌,倪迦是施暴者,也是無能爲力的旁觀者。她給陳勁生遞紙擦血,也將渾身是血的陳勁生踢跪在肖子強一行人面前。我想,這時候的倪迦,是在保護陳勁生的,從身體上;而這一跪,垮的卻是他的精神,重度抑鬱。

第二次霸凌,倪迦因爲家庭原因缺席而逃過一劫,陳勁生變成了施暴者,肖子強被擰掉一隻耳朵,肖凱明也成爲陳勁生的一條狗。但是陳勁生也損失了一根小指,大概在這場冤冤相報裏,沒有一個人能全身而退。彼時,倪迦因爲家中變故,自殺未遂。

第三次霸凌,倪迦歸來,陳勁生成爲那個學校的“霸主”,砸到倪迦身上的籃球意味着一場報復的開始。一次次欲“霸”不能,陳勁生才明白了對倪迦扭曲的愛。難道這無休無止的霸凌不能以愛情作爲結束嗎?

爲什麼不可以。

一場初高中生的恩怨,一個鮮血淋漓的青春,爲什麼不能向死而生。

故事以肖子強再次報復進監獄、陳勁生爲救倪迦被捅刀、倪迦被陳母排擠出國、陳勁生看倪迦離去而自殺告一段落。

陳勁生無疑是受傷最多的那個,原諒和愛何嘗不是一種解脫。

倪迦也曾抱着必死的決心去面對肖子強,救贖曾經年少衝動對陳勁生造成的傷害。

一場霸凌,陳勁生變了,

一個變故,倪迦也變了,

倪迦終究成爲了陳勁生的解藥。

在這場霸凌裏,沒有一個人是倖存者:肖子強伏法,倪迦被開除,陳勁生身心受創——每一個施暴者,都得到了懲罰,無論施暴原因是主動還是被動。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若“恨”無休止的輪迴,他們都將永遠活在陰影與黑暗之中。

本就是青春荒唐,無法原諒。

而愛來的無理,卻是最好的結局。

糾纏十幾年,

她是他的因,也是他的果。

還好陳勁生自殺未遂,

還好倪迦回來了。

小說《痛仰》,三觀不正?

“我在大地上留下的痕跡如同野草,沒有人看見它的生長,命運的蒼茫與青春的荒蕪,使意義匱乏和消失,沒有什麼是永恆的,我目光觸及的一切,都不值得進入生命。我一動不動的身心勞累,無悲無喜的殫精竭慮。我住在自己的日子裏,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可我無法對歲月表達感激,一如我不能窺測生活的疆域,我的悲慼都應該發生在地獄,卻冠以火宅的名義。於是,我不得不假裝喜歡月亮,因爲太陽不會喜歡我,我偏愛着孤獨,卻又假裝活在人羣中。”

“這俗世,總叫人陣痛。

但我們總會在某一時刻,找到人生的信仰。”

原創感悟,多謝支持~

小說《痛仰》,三觀不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