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同學打,怎麼辦?這是每位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的事情。

那麼,你是教孩子採取哪一種做法?

第1種:要和別人好好溝通,告訴他打人是不對的。

第2種:要保護好自己,然後告訴老師和家長去解決。

第3種:不要忍耐,直接反抗,打回去。

孩子被同學打,怎麼辦?關鍵在於家長怎麼教!

可事實上,情況往往沒有這麼簡單理想。

第1種:一味的用交流解決問題,並不會換來打人孩子的道歉,甚至還會變本加歷。而且有的孩子出手又快又準,被打的孩子根本來不及反應,如何好好溝通?

第2種:一味教孩子忍耐,可能助長打人孩子的攻擊行爲,而孩子被欺負後下次繼續採取不反抗,甚至被打人的孩子威脅,不能告訴老師或家長。久而久之被打的孩子容易變得恐懼、膽小、懦弱。

第3種:一味教孩子攻擊,可能會使"打鬥升級",造成更嚴重的傷害後果。並且孩子還手沒輕重,更容易從受害者變成施暴者。

那孩子被同學打,到底怎麼辦?小評果認爲,要理性依情況而定,教育孩子辨別對方的打人性質,做出適當的反應。

孩子被同學打,怎麼辦?關鍵在於家長怎麼教!

情況一:被誤傷。

有的孩子並不是故意的打人,完全是不小心碰到的。面對這種情況,一是教育孩子要主動遠離危險的地方。二是要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減小傷害。

情況二:被愛惡作劇的熊孩子打。

碰到這種情況,可以教被打的孩子直接打回去。

因爲如果被打的孩子不打回去,那些打人的孩子就會覺得好玩,或者你好欺負,繼續欺負你。

對此,小評果分享一個小故事。

一位爸爸興致勃勃地去觀摩女兒排練芭蕾舞,卻意外的發現有個小女孩壞笑着故意踩了一下自己女兒,然後用力地把女兒推倒在地。

孩子被同學打,怎麼辦?關鍵在於家長怎麼教!

而這時候,老師回過頭來,卻只是提醒他女兒要站穩。女兒委屈,那個推人的小女孩則回以得逞挑釁的眼神。

孩子被同學打,怎麼辦?關鍵在於家長怎麼教!

回家路上,爸爸和女兒聊天,得知女兒經常被打後,驚訝地問女兒爲何不還手?卻得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回答,女兒說:"因爲你不讓。"

孩子被同學打,怎麼辦?關鍵在於家長怎麼教!

女兒說:"你說的儘量通過交流來解決。"爸爸愣住,啞口無言。然後教孩子:"再遇到這樣的問題,你要用暴力還擊!"

因此,當孩子被打的時候,應該教育孩子有區別的對待。像這樣惡作劇的被打,應該教孩子"以暴制暴"。

情況三: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打。

這種校園暴力就不單是打人孩子的惡作劇了,而是打人孩子的故意打人行爲。例如,搶劫、敲詐勒索、故意侮辱等。

通常孩子遇到這種情況,大多是因爲反抗失敗或者性格忍讓遷就,助長了打人孩子的攻擊行爲。

被打的孩子要麼害怕不反抗,要麼選擇再次嘗試反擊演變,無論怎樣,這都會對被打的孩子造成不小的傷害。

應對這種情況最好的解決辦法是,讓被打的孩子一定要告訴老師或家長,甚至警察,讓他們出面口頭阻止或懲罰打人的孩子。

這樣,纔能有效地阻止打人孩子對該被打孩子的欺負行爲。

其實,校園暴力從未離孩子遠去!

近日,看到一則"打人者逼迫女孩下跪叫爹孃"的新聞,目前案件正在調查處理。

孩子被同學打,怎麼辦?關鍵在於家長怎麼教!

一些明星小時候也曾遭受過校園暴力!

孩子被同學打,怎麼辦?關鍵在於家長怎麼教!

孩子被同學打,怎麼辦?關鍵在於家長怎麼教!

孩子被同學打,怎麼辦?關鍵在於家長怎麼教!

而類似的事件還有很多很多。

據2018年8月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發佈《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顯示,五成的校園暴力案件因瑣事而起。其中,55.12%因發生口角、小摩擦等瑣事而引發。

孩子被同學打,怎麼辦?關鍵在於家長怎麼教!

另外,2015-2017年,88.74%的校園暴力案件受害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傷亡情況。

在校園暴力案件中:

11.59%的案件受害人死亡;

31.87%的案件中受害人涉及重傷;

38.54%的案件中受害人涉及輕傷;

27.94%的案件中受害人涉及輕微傷。

孩子被同學打,怎麼辦?關鍵在於家長怎麼教!

因此,孩子被同學打,家長怎麼教?怎麼做?至關重要。

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在《開講了》也給家長支招。

一、自己的孩子不要欺負別人。家長要告訴孩子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絕不能以大欺小。

二、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孩子一定要有體育鍛煉,有運動,就有爆發力,有爆發力就不容易被欺負,如果孩子從來不鍛鍊,沒有強壯的體格,輕易能被推倒,下次別人還會推他,好玩呀。

而小評果對此也補充兩點:

三、對孩子進行預防教育。教會孩子辨別打人的孩子的性質,根據前文建議,根據不同事件,採取不同方法。最重要的是要告訴孩子有什麼事情不能解決,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

四、家長要重視與老師、學校的溝通和聯繫。有的孩子在學校發生了什麼,不願意對家長說。這就需要家長主動向老師、學校瞭解,孩子在學校有沒有發生什麼事情?來關心和保護孩子。

最後,願每個孩子的童年、青春都能被溫柔以待。

注:

以上圖片均來源網絡。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更多早教育兒、安全教育、營養輔食知識,請關注"小評果快樂育兒"!轉載請私信許可,並附上作者及鏈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