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於斯里蘭卡爆炸案與“伊斯蘭國”的關係,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周永生指出,斯里蘭卡的恐怖襲擊爆炸是一次大規模的、有組織的恐怖主義行動。但在新形勢下,“伊斯蘭國”正在演變成一個基於互聯網,持續發動複雜襲擊,並在全球發展下線的組織。

日前,據彭博新聞社報道,北約前最高軍事長官詹姆斯·斯塔夫裏迪斯發文章稱,世界恐怖主義已進入3.0時代,若要遏制並最終戰勝它,人們不僅需要依靠傳統辦法,還需要結合21世紀的其他手段。分析認爲,反恐行動需要世界合作。

製造爆炸 扯上“虎皮”

近日,據路透社報道,斯里蘭卡安全官員說,製造復活節自殺式襲擊的伊斯蘭武裝分子,正策劃於近期發動更多襲擊,襲擊者可能使用貨車並僞裝成軍人。斯里蘭卡爆炸案已造成253人死亡,500多人受傷,經濟損失預計達15億美元。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宣稱爲此次事件負責。4月30日,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疑似該組織頭目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發佈視頻,巴格達迪首先稱,“巴古斯的戰鬥結束了”,之後又提到斯里蘭卡爆炸案,稱其是“爲巴古斯的兄弟復仇”。據報道,敘利亞民主軍3月宣佈戰勝“伊斯蘭國”,解放巴古斯。

對於斯里蘭卡爆炸案與“伊斯蘭國”的關係,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周永生指出,斯里蘭卡的恐怖襲擊爆炸是一次大規模的、有組織的恐怖主義行動。“伊斯蘭國”組織參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也有可能是斯里蘭卡當地的恐怖組織,長期策劃的結果。現在世界各地的恐怖分子,可能與“伊斯蘭國”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聯繫,但是出於對伊斯蘭國恐怖主義理念的認同,他們往往會扯上這面“虎皮”。

滲透全球 發動襲擊

目前,全球反恐事業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就。“伊斯蘭國”作爲一個公開的建制機構、武裝組織,已經不復存在。“基地”組織的恐怖主義活動也得到了很大的壓制和監控。全球著名的國際恐怖組織都受到了很大的打壓。

但是,威脅並沒有遠去。包括“伊斯蘭國”在內,這些恐怖組織還有殘餘,甚至可能流竄到世界各地。據報道,製造斯里蘭卡爆炸案的9名嫌疑人,都曾受到“聖戰”思想影響,他們可能將本地的民族-宗教衝突看成是“全球聖戰”的一部分。

彭博新聞社援引斯塔夫裏迪斯的文章稱,西方壓縮了“伊斯蘭國”勢力範圍,有效地將其從伊拉克和敘利亞的轄地趕走。但在新形勢下,“伊斯蘭國”正在演變成一個基於互聯網,持續發動複雜襲擊,並在全球發展下線的組織。

巴黎高等政治學院教授菲利宇表示,“伊斯蘭國”目前正採取一個“全球在地化”策略,藉由在任何地方發動當地攻擊,來產生全球性影響,並且象徵性地對失去敘利亞與伊拉克據點做彌補。

合作反恐 當務之急

周永生指出,“伊斯蘭國”聲稱這次的斯里蘭卡爆炸,是由本組織所爲,可能確有其事,也可能是虛張聲勢。但不可否認,社交媒體平臺正在爲恐怖襲擊提供便利,“伊斯蘭國”不僅可以借其來宣傳極端思想,甚至可以通過其進行全球佈局,將跨地域、跨時區的恐怖襲擊串聯起來。事後,還可以通過社交媒體獲得關注,取得全球性影響。

彭博社據分析稱,應對恐怖組織的新戰略,應從三方面作出努力。首先是繼續把打擊“伊斯蘭國”組織的鬥爭國際化。打擊“伊斯蘭國”的聯盟有7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參與,應繼續發揮聯盟作用。其次,需要加強機構間合作,尤其是在情報、軍事行動、外交和發展活動方面。第三個關鍵要素是公私合作。其中包括國際刑警組織、紅十字會以及一些非政府組織,還包括科技業巨頭,以阻止恐怖組織利用社交網絡。

對此,周永生說:“全世界反恐的形勢依然嚴峻,需要各個國家相關安全機構、行政體系等開展長期的合作和堅決嚴厲的打擊。同時應該在邊界管理,金融體系監管以及第一線實務層面,實現切實的聯合。”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