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作爲一部家喻戶曉神話小說,小說中,商紂王昏庸無道,逆天而行,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民不聊生。周武王順應天意,揭竿起義,以拯救天下蒼生爲己任,開啓了伐紂之路。

後來周武王伐紂成功,而這一過程中出力最多的便是軍師姜子牙,他在伐紂的問題上不斷出謀劃策,嘔心瀝血,纔有了周武王的勝利,可見姜子牙的聰明才智在中國古代也是首屈一指的。

而姜子牙並非神話故事中的人物,他在歷史中是真實存在的,而且享有盛譽,他被稱爲中國歷史中影響力最大的人物。可能你聽過諸子百家,或者臥龍諸葛亮,這些人的思想境界在某一個時期都是當時巔峯的存在,但是殊同同歸的是,無論是諸子百家還是諸葛亮,他們學習的思想都是來自姜子牙。

姜子牙的一生擁有衆多著作,其中《六韜》是最爲著名的,也是對後世影響最爲深遠的一部書籍,它被稱爲兵家的法寶,是一部描述古代兵法的書籍,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書籍。但是因爲距今年代過於久遠,其中的蘊藏的奧妙已經鮮有人知了,然而這並沒有影響它的地位,在後世的傳承中,《六韜》一直被奉承爲“天書”。

後來,隨着歲月的流逝,很多人對《六韜》愈加不熟悉,以至於這本“天書”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畢竟在後世的眼中,《孫子兵法》是更加容易理解的,所以,《六韜》的傳承開始不再受到人們的重視,到了宋朝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爲如果再聽聞《六韜》一書,必然是仿製品,因爲真品早已不復存在了。

直到今天,《六韜》依然在人們的視野之外,然而不是不想去研究,而是如今根本無法確認這本價值連城的書籍是否還健在。

有一次很偶然的機會,民間的人發現了銀雀山漢墓,當時考古學家就趕往了那裏,並進行了挖掘,本來以爲是一座小墓穴,誰知道隨着挖掘工作的深入,很多稀世珍寶得以面世,其中就有失傳了千年之久的《六韜》。《六韜》的出土直接改寫了明清史書中書寫的“《六韜》非姜子牙之兵書,實乃漢人所僞編”的錯誤記載,證實了《六韜》的確是姜子牙書寫的。

如此發現真是令人大爲震驚,但是記載這些內容的竹簡過了千年,早已不堪觸碰,因此保護工作也很難進行,後來,在現代技術的支持下,竹簡都被很好的保存下來。隨後,這些價值連城的文物並沒有第一時間送往博物館,而是需要先記錄上面的文字,供專家們進行專業解讀。

千年之前的文字,解讀出來它的含義極其困難,但是爲了讓失傳的思想重新展現給世人。再困難也要迎難而上,也希望從今往後,這些稀世珍寶可以一直保存下去。

相關文章